自從白帥來到元朔學堂後,他就快速的弄明白了這裡有多少種學問。
身為白羊王之子,他是學過漢話的,雖然並不是很流利。
但來到這裡之後,很快就能夠熟練的使用漢話進行交流了。
唯一有些困難的就是,那些老師們講的話他都聽明白了,但是根本一點都聽不懂。
而且,那些凡奧的漢字,一個比一個難寫。
這裡聚集著大漢國學問最高的一批人,漢國並沒有糊弄他們。
漸漸地他才知曉,那些平日裡給他們講學的老師,一個個身份是何等的尊貴。
他的父親不過是一個匈奴部落的小王罷了,和那些人比,差太多了。
就比如那位在大漢國鼎鼎有名的大儒董仲舒,是一位對他們十分有耐心的好老師。
雖然對方沒有收他為親傳弟子的打算,但他若是對儒家學問有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去請教對方。
就比如那位墨家的鉅子,他還有著漢國皇室的血脈,卻甘願教授他們各種墨家學問。
再比如那位在大漢國威名甚重的廷尉張湯,在法學課堂上一向以法治人。
但在元朔學堂,最神秘的學問卻不是這幾家影響力最大的學問。
而是那華夏理工。
華夏理工在這裡只有兩位承認的弟子,一位是排名第三的張錦,還有一位是得到認可的弟子劉碳。
除此之外,聽說廷尉張湯之子張安世,是華夏理工的四弟子,只是對方已經去往了朔方。
他和張安世還曾有過一面之緣。
雖然華夏理工的老師已經不在這元朔學堂了。
但追求華夏理工學問的弟子卻不減反增。
如今的張錦和劉碳算是在生物和化學上的半個老師。
他們偶爾會為那些追求華夏理工學問的學子們解惑。
在一眾學子中,也是這二位亦師亦學子的地位最高。
雖然不及其他山門講學老師地位尊貴,但在學子裡超凡脫俗。
他來到這裡半年時間,就沒見到過幾個敢和張錦和劉碳叫囂的。
因為張錦和劉碳隨便給他們出一道題他們就答不上來。
這讓白帥十分的羨慕。
他們這些匈奴少年,在學堂裡的鄙視鏈最底端。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這些漢人少年們很早就已經開始去讀各種詩書。
而他們,同樣的年紀卻還在放羊,玩泥巴。
白帥十分恨自己沒有生在大漢國。
被一群同齡人鄙視是他最受不了的事情。
而且,他也不能動手去報復那些同齡的漢人少年。
因為那是學堂所不允許的,一旦違反學堂紀律,可能面臨被退學的危機。
即使他是白羊王的兒子也不行。
先不論白羊王的名號在大漢國是否好使。
而且,這裡身份比他高貴的人比比皆是。
他一個異族小王的兒子,還不是獨子,確實不夠資格在這裡撒野。
所以白帥學習遠比大部分漢人學子都要努力。
他想要加入這裡最神秘的華夏理工。
那樣,就再也那樣人敢嘲笑他了。
張錦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他不相信自己比別人笨,張錦加入了華夏理工,就能對那些玄而又玄的事物瞭若指掌。
他白帥自然也可以。
既然華夏理工能夠接受張錦這種有著一半匈奴人血脈的弟子,那自然也能接受他這個匈奴人學子。
只是張錦說這事要等他師傅回來,讓他師傅看過之後才能決定。
張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