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匈奴王城的城牆上,曹襄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
沒想到,他曹襄這一輩子,也有如此輝煌的時刻。
看著底下跪服的一片片匈奴人,以及為首那幾個眼神極其憤怒的匈奴權貴。
曹襄這是第一次真正從心底裡認可了這支屬於他們大漢、屬於霍去病的騎都尉。
同時,他再也不會懷疑大海對霍去病的誇讚。
因為,這相當於什麼?
就相當於伊稚斜的兒子,帶著他們年輕的將軍,打了一場漂漂亮亮的突襲。
然後滅掉了長安城的守城軍,俘虜了長安城的所有勳貴和皇室。
當然,長安城失守這種事他舅舅絕對不會允許發生。
他們大漢不但強大,而且一點也不自大。
相比於匈奴,他們大漢國不缺人才。
雖然朝堂那群人有不少在曹襄看來是酒囊飯桶之輩,但不得不承認,朝堂裡能人還是不少的。
何況,他舅舅本就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帝王。
回想到不久之前的戰鬥,曹襄到現在依然還心有餘悸。
留守的匈奴騎士很強,這一點只有親身體會過才有感受。
直到現在,曹襄依然感覺到自己的右臂隱隱作痛。
而他右手虎口,已經被大海包紮了起來。
兩個偶然的漏網之魚,或者說是去病故意放給他的殘兵。
仍然給他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但最終是他曹襄斬掉了那倆人的頭顱,證明了自己不是懦夫,證明了自己有勇氣去和迎面而來的匈奴人作戰。
騎都尉的凝聚力是恐怖的。
自從戰鬥開始的那一刻,騎都尉的陣型就一直維持著。
一旦有騎都尉成員被擊落馬下,後位者會自動補上空缺。
騎都尉的戰士們,永遠可以相信他們背後的戰士。
所以,這一場戰鬥,他們毫無懸念的勝利了。
雖然損失了近五百人,但這算是一場大勝。
曹襄知道,此次之後,騎都尉將會揚名大漢國。
騎都尉將會成為大漢國無數有志將士夢寐以求的軍隊。
如果說上一次去病被封擒王侯,還有人有意見。
那這次,去病已經用實際行動讓他們閉上嘴巴。
當匈奴人的王城守衛軍幾乎被全殲之後,那些還在王城上的匈奴將士就已經面如死灰了。
他們十分地絕望。
明明是他們偉大的匈奴騎士人數更多。
但這群漢人,一個個如同戰神一般,以三千餘人之軍,大破他們匈奴的五千騎士。
而他們才損失了不到五百人。
這,還怎麼打?
雖然他們是騎兵,攻城能力可能不強。
但大漢人天生就是攻城的一把好手,他們守不住的。
他們最後的依賴已經倒下了。
就任憑他們這一千餘守城的將士,哪裡會是對方的對手?
而且,那名漢人說的沒錯,他們沒必要抵抗了。
現在放下武器,他們還能饒他們不死,如果繼續抵抗,最終的結果只有死路一條。
而且,他們為什麼要為那些只知道躲在宮殿裡整日載歌載舞與美酒為伴的貴族戰鬥呢?
當守城的那位匈奴將領被李敢一箭穿顱後,他們就不得不開啟了大門。
而後,騎都尉就收繳了他們的武器,並命令他們負責把所有王庭貴族全部趕到了王城之外。
匈奴王城的匈奴人很多,雖然絕對多數都已經前往了漢匈邊境,以及外出放牧。
但留下的人依然有兩萬之眾。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