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學院的試驗田地待了一段時間後,劉大海就離開了。
自從民部的一系列事情都步入正軌之後,劉大海這個名義上的民部尚書就閒暇了許多。
大多時間上就是對下面提出的一些適當政策改進進行審查批准。
劉大海再一次認識到了,手中多一些能吏到底有多輕鬆。
即便是老爹,如今也逐漸感受到了多部制的好處。
許多小事,完全放權給各部尚書處理即可。
而老爹只需事後過目即可。
畢竟各部尚書都是大漢國的頂樑柱,並無昏庸之輩。
如今最忙的要數戶部和刑部了。
戶部忙著應對其他各部提交的撥款申請,有著桑弘羊負責忙中有細。
如今桑弘羊已經把預支款項計算到了一年之後。
也就是說大漢國的財政以現在這種運轉情況,完全不必擔憂虧空的事情發生,可以長久運轉下去。
當然,這其中並沒有加入大軍出征的開銷。
但隨著大漢國逐漸富裕,即使計算上大軍開銷財政依然會綽綽有餘。
除了戶部,最忙碌的就數刑部了。
刑部不但要負責從上到下調查一下各大官員的貪腐情況,還要負責監督各部官員有沒有徇私枉法。
劉大海從張安世那裡聽說他爹已經好久沒回過家了。
這讓劉大海思索是不是應該再成立一個監管部分,負責協同刑部。
畢竟大漢國的多部制還只是一個雛形,還需要根據實際運轉所遇到的問題再新添一部分部門。
但他們民部不一樣,民部的監管很是簡單。
天下萬民都是民部的監管者,農人遍佈在大漢國。
若是哪裡的民部辦事不利,或者尸位其上,者農學院的大農們會第一時間知曉。
離開了農學院之後,劉大海就來到了生物學院。
無他,距離農學院最近的就是生物學院,畢竟二者相通甚多。
華夏理工學院內的各個學院佔地面積都極為廣泛。
畢竟劉大海一開始就將其當作大漢國最高學府來建立的。
日後的某一天,這裡可以容納十萬學子一同探討科學。
一進入生物學院,就發現一堆喜歡生物研究的學子正圍繞在一起在興奮的討論著什麼東西。
見劉大海來了,人群立即散開了一條道:“院長來了!”
雖然劉大海只是副院長,但大家稱呼時也都會稱呼其為院長。
畢竟華夏理工學院的學子都一致認為,日後那個位置必定會是副院長殿下的。
至於那位據皇子殿下,如今還在努力的和張安世爭奪二弟子的位置,已經顧不上其他了。
人群中包圍著的是張錦以及張安世還有劉據三人。
如今劉據正面紅耳赤的和張安世爭論著什麼。
見劉大海來了,三人一同恭敬地道:“師傅您來了。”
劉大海點點頭,然後問道:“你們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是有什麼新發現嗎?”
張安世聞言率先道:“回稟師傅,我和兩位師兄耗時一個月,終於打造出了一臺能夠看到您之前口中說的微生物了。”
劉大海聞言眼神一亮:“讓我看看。”
自從玻璃、鏡子和放大鏡以及望遠鏡出來之後,劉大海就有些期待顯微鏡的出世了。
顯微鏡的製作原理在華夏理工親傳弟子所看書籍上是有的。
只不過和放大鏡不一樣,顯微鏡的製作需要更加精細。
鏡片的打磨需要更多時間。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固定在鐵架子上的圓筒,圓筒的下面放著兩片薄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