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海看向眾人,然後開口道:“你們是我華夏理工的弟子,當有弘揚我華夏理工學問的職責。”
“元朔學堂培養出來的這些學子,只是堪堪入門而已,若想要進一步提升自己,還需要進入華夏理工學院深造。”
“如今我已經從一萬餘名學習我華夏理工學問的學子中挑選出了近千名適合進一步進入華夏理工學院的學子出來。”
“剩下的學習我華夏理工學問的學子,我將會挑選那些願意為他人師者,下放到大漢國各處學堂,傳授天下學子華夏理工之學問。”
“而如今,華夏理工學院初開,能夠為人師者甚少,所以我將會親自教導這些人兩至三年時間,而後,就要由你們肩負起這個重任。”
“此次,進入華夏理工學院之後,張錦、張安世、楚辰夕、當利、劉碳你們五人,可從那千餘名學子中,挑選出一部分你們瞭解的,分別在生物、物理、醫學、化學中有所造詣者,加入你們,一同學習與探索你們所選研究方向。”
“當然,還得他們願意才可。”
“華夏理工學院初成立,我打算先成立數學院、物理院、化學院、生物院、醫學院、儒學院、農學院、軍事學院以及綜合學院等。”
“其中,數理化生是息息相關的,要想在其中一門有所大成,學習其餘門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生物學和醫學也是相伴相生的,生物學和農學也有較大關聯,借用生物學中的話語,其實我們所處的世界上,所有生物共同組成了一個大生命體,我們彼此之間都是息息相關的。”
“數理化生學院將會由我親自主導,而你們幾人則次要負責。”
“醫學院則由楚辰夕和當利二人主導,有不解之處可以詢問我,我只給出我自己的看法,具體如何還要由你二人確定。”
“軍事學院我打算交給霍去病負責,大漢國的將軍們也會親自來進行授課。”
“至於農學院,將交給白老那一眾大農。”
“綜合學院,將由我和我爹一同管理,旨在培養一批知曉大漢國大小事物的官吏。”
在劉大海和自己的幾名親傳弟子開完會後,華夏理工學院正式招生的訊息也一同傳出。
而那些元朔學堂的學子自然而然是第一批成為華夏理工學院學子的人。
與此同時,劉徹面前也有一份劉大海書寫的關於華夏理工各個學院詳細介紹的書信。
劉徹甚是欣慰,華夏理工學院將會為大漢國提供各種所需要的人才。
天下人才都將會聚集於華夏理工,然後被自己所用。
等華夏理工學院開始為大漢國源源不斷輸送人才之時,那大漢國將會是何等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