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聽見東方朔如此誇讚大海,心中也是十分開心。
畢竟誇得是自己兒子,而且也不是阿諛奉承。
大海的真才實能都表現在那裡,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心情不錯的劉徹邀請東方朔邊走邊敘。
萬一在這裡說漏了什麼話語可不好。
畢竟大海可是聰明著呢。
如今讓大海自動代入前秦餘孽的身份,還算不錯。
這樣自己的許多所作所為就能解釋的通了。
劉徹和東方朔相約離開了。
劉大海則只能一個人檢視著東方朔送來的一車賬目。
時隔半年,元朔鎮已經從一個近十萬人的城鎮,變成了一個擁有五十萬人口的縣城。
雖然名義上還是叫元朔鎮,但已經具備了隨時更名為元朔縣的條件。
而且,土豆經過這一季的收穫,到秋季之時,全大漢國就都能種上此物。
再經過兩次收穫,也就是來年六月過後,土豆就將會成為大漢國的一大神器。
大漢國的百姓基本上都是有地的,只要願意耕作,就不會再餓肚子。
而且,土豆這東西的產量很高,當土豆真正成為大漢國百姓餐桌上的食物後。
並不需要種植太多,一家種植一兩畝地就完全足夠。
還可以繼續選擇種植其他農作物,來豐富食物的種類。
而且,當土豆真到了多的吃不完的那一天,劉大海會繼續推出土豆粉以及薯條等等土豆的新穎吃法。
總之,土豆的出現,將會極大的降低大漢國百姓無法飽腹的場面。
這是天下農人願意看到的,也是劉徹願意看到的。
隨著元朔的人口越來越多,元朔鎮的各行各業也發展的十分迅速。
其實若不是劉大海讓東方朔有意控制人口的增長,現在的元朔鎮人數恐怕會達到一個恐怖的數字。
如今的元朔鎮,再想要隨意落戶於此已經不行了。
元朔鎮歡迎廣大有學識之人或者在某一行業有突出技能者入住此地。
一座城市,想要持續發展,就不能缺少有學識之人和各個行業的精英。
而元朔鎮此政策一出,無數人捶胸頓足,還有不少人覺得很不公平。
但劉大海已經給過他們機會了。
元朔鎮必定將會成為大漢國發展最迅速的城市。
雖然許多人無法再將戶籍遷往到元朔鎮。
但元朔鎮依然是他們喜歡前來的地方。
因為他們發現,這裡的工廠招人,不要求有著元朔鎮戶籍。
而元朔鎮的工廠是很多很多的。
只要他們來了,總是能找到一份在工廠裡做工的工作的。
而且,他們稍微一合計,做工比種地要划算的來。
而且,到了種地和收穫的季節,廠裡還允許他們請假回去。
這更讓無數人欣喜了。
雖然元朔鎮戶籍人數只有五十多萬人,但每月流動人口恐怕有百萬之巨。
其中不乏商人,以及周圍城市來元朔鎮參觀享受的富人群,剩下的就是前來尋找工作的人了。
擁有元朔鎮戶籍的百姓如今日子也都過的好起來了。
起初他們來到這裡,一無所有,連建造房屋的錢都是從廷掾那裡借來的。
如今他們不但還完了欠款,幾乎每家每戶手中都有不少餘錢。
當然,這也和他們肯去做工少不得干係。
在元朔鎮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只要你有手有腳,肯出力,不需要你用腦子都能賺錢。
因為他們的廷掾總是能給他們提供各種各樣賺錢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