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的富足也不錯。
聽說元朔縣才是大漢國最繁華的地方,在那裡,只有你想不到的。
他回到長安城這些天,還沒有機會去元朔縣一觀呢。
說罷,張騫就告知管家今天不見客,他張騫要去拜訪舊友。
隨後,張騫就親自駕著四輪馬車,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行駛在這乾淨整潔又寬敞的水泥大道上。
馬車很平穩,再加上道路光滑,絲毫感覺不到顛簸。
這讓張騫忍不住感嘆,這些山門中人,還是真有本事啊!
怪不得他經常能夠在報紙上看到各個山門的辯論,陛下這是對山門中人十分重視啊。
很快,張騫就駕著馬車抵達了元朔縣。
元朔縣沒有城牆,只有四通八達的水泥路。
這讓張騫感覺,元朔縣的水泥路比長安城佈局要好得多。
雙向行駛互不干擾,不會出現擁擠的情況。
而且,大多數大型商鋪,都還設有專門的馬車停放處,十分方便。
元朔縣裡的人很多,但不慌亂。
道路兩旁的商鋪賣什麼的都有。
見自己的妻兒十分感興趣,張騫就選擇牽著馬車帶著妻兒行走。
領略領略這元朔縣的風采。
元朔縣裡沒有窮人,這是外界對這裡的評價。
只要你有手有腳,就不會缺你勞作的工位。
而且,元朔縣專門成立了一個面向元朔縣的養老機構。
讓那些因為各種原因無法自足的家庭,不再有任何負擔。
這筆錢是由元朔縣官府出的。
除此之外,元朔縣還設有一個規模極大的學堂。
主教先生是大名頂頂的東方朔,以及司馬談和其子司馬遷。
元朔縣縣令劉大海以及騎都尉霍去病李敢也經常去那學堂裡授學。
學堂前有一巨石,刻有元朔縣致力於少年人往來無白丁。
元朔縣的學堂收費很低,對於一些家庭貧困或者品學兼優的學子,不收費。
收費也僅僅足夠學堂的日常支出。
而且,學堂裡採用老生帶新生的模式。
元朔縣的學堂一出,就已經人滿為患。
不少長安城和關中地區的富豪,都趕著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元朔縣的學堂。
東方朔的號召力自然是極強的,雖然不如儒家董仲舒,但在文人群體中,東方朔亦是十分有地位的。
當然,大多數富家子弟選擇元朔縣學堂的原因是他們已經記住了劉氏出品都是精品。
這元朔縣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劉氏出品。
此外,教學的人一個比一個不凡,但凡自家子弟被看上,就獲得了一個天大的機會。
也因此,不少富人想方設法的想要在元朔縣購買一處居所,供自家子弟就讀住宿。
劉大海對此自然極為熟悉,凡是非元朔縣戶口的,收費均是天價。
即便如此,那群人依然擠破頭顱。
元朔縣學堂不在鬧市區。
當張騫來到元朔縣學堂前時,看見學堂裡面熱鬧非凡的情形,感嘆強漢就該如此。
(後面對歷史變動的就多了,有些東西為了劇情發展可能會或早或晚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