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初升,金鑾殿內一片肅穆。天子端坐在龍椅之上,文武百官分列兩旁,整個大殿顯得莊嚴而威嚴。就在這時,一陣哀嚎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皇上啊!臣有冤要申!”賀江突然跪倒在大殿中央,聲淚俱下,痛哭不已。眾臣紛紛側目,露出驚訝的神色。
皇帝微微皺眉,目光落在賀江身上:“賀卿家,究竟何事讓你如此痛苦?有什麼冤情,儘管道來。”
賀江抬起頭,滿臉淚痕,哽咽道:“陛下,臣之子賀二郎為國效命多年,身為邊關大將,鎮守一方。然而,南鄭城的李憲謀逆作亂,暗中勾結敵寇,設計陷害臣子,竟將臣之兒無情殺害,臣……臣痛不欲生啊!”
大殿內頓時一片譁然,眾臣面面相覷,沒想到賀江竟然會當庭指控李憲謀逆。皇帝的眉頭皺得更緊,沉聲問道:“李憲?賀卿所言可有憑據?李憲乃南鄭城有名的商賈,他如何能勾結敵寇,意圖謀逆?”
賀江聞言,立刻從懷中取出一卷早已準備好的“證據”,高舉著呈上:“陛下,這是臣從南鄭城得來的密報,親眼所見李憲與外邦使者暗中往來。他趁著白糖貿易之機,將重要的軍情洩露給匈奴,致使邊關屢次遭受攻擊。而臣之子,正是因為揭露了此事,才被他暗中害死。臣請陛下明察,賜臣一個公道!”
皇帝接過賀江呈上的密報,臉色逐漸陰沉。他沉吟片刻,將目光轉向左側的重臣慕容復:“慕容愛卿,李憲一事,你可知曉?”
慕容復心中冷笑,早已和賀江商量好對策。他微微拱手,故作鎮定地說道:“陛下,臣雖未親眼見過李憲與外邦往來,但近年來南鄭城的白糖貿易突然興盛,確實引起了朝中不少人的關注。賀家主之子賀二郎身為大將,若非事出有因,斷不可能無端喪命。此事……臣以為應當慎重處理。”
慕容復話語不多,卻意有所指,將李憲的嫌疑推向了風口浪尖。
皇帝的臉色愈發凝重,雖然心中對李憲的忠誠還存有疑慮,但眼前的賀江滿腹悲痛,呈上的證據又讓他無法輕易忽視。眾臣們開始竊竊私語,場面一時變得緊張起來。
“陛下,臣懇請徹查李憲,若其真有謀逆之心,應當嚴懲不貸,以正國法!”賀江再度叩首,聲音悲愴,幾乎讓整個大殿充滿了哀慼之情。
皇帝深吸一口氣,揮手道:“傳令下去,命人前往南鄭城徹查此事,務必要還我朝廷一個清白。若李憲果真有謀逆之心,朕決不姑息!”
賀江聽到此話,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計劃已然奏效。然而,他的面色依舊悲痛,磕頭叩謝道:“臣謝陛下明察!”
慕容復站在一旁,默默看著這一切,心中已有了進一步的打算。他知道,賀江此舉不過是拉開了針對李憲的序幕,而後續如何發展,取決於李憲能否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暴。
與此同時,遠在南鄭城的李憲,尚未意識到京城的風波。他正忙於新一批白糖的生產和外邦的談判,全然不知賀江的陰謀已經悄然展開,朝廷的使者即將南下,帶著皇帝的命令直指他的頭上。
皇帝深知李憲不僅是南鄭城的掌控者,還是他的駙馬,對朝廷的白糖貿易和南方的穩定都有重要作用。然而,丞相慕容復的步步緊逼,以及賀江在朝堂上的控訴,使得他無法公開偏袒李憲。
“此事若不妥善處理,恐怕會引發朝堂動盪。”皇帝在御書房內沉思良久,終於下定決心。
他輕聲喚道:“王德發。”
一個年逾六旬的老者悄無聲息地走到皇帝面前,正是皇帝的貼身太監、極少在人前露面的王德發。
“陛下有何吩咐?”王德發低聲問道。
皇帝冷靜地說道:“李憲雖被朝中指控謀逆,但朕不相信他會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你即刻派暗衛,速去南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