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四 彰顯大宋之誠意
迎接並且護送辛棄疾的隊伍一路從楚州邊境直往建康,過了建康之後再一路南下,直直的往臨安去。
這一路上,整個隊伍碰著三天下雪,積雪頗深,道路難行。
為了讓辛棄疾更快的抵達臨安,王綸決定能走水道就走水道。
若是水面結冰比較厚,實在是走不了水道,那就叫沿途諸州縣的官員徵發勞役前來掃雪,把官道上的雪全部解決掉,力求讓護送辛棄疾的車隊暢通無阻,不至於受阻於風雪。
看著那些衣著單薄、渾身雪花且凍得瑟瑟發抖的勞役,辛棄疾心有不忍,提出不用讓他們那麼費勁,自己下來走一段就是了。
“這是正常的勞役,是每年當地人都要承擔的符合大宋律法的勞役,不讓他們來掃雪,也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或早或晚,總歸少不了。”
陪同官員如此笑著道。
辛棄疾聽了默然無語。
陪同官員還以為辛棄疾對此不瞭解,所以還特意給他解釋了一些內容。
南宋民眾不僅要承擔沉重的賦稅,每年還要承擔一段時間的免費勞役,負責為官方做一些工程專案或者其他的事情。
官方只負責管飯,不給錢。
當然,這飯的質量如何,那也是可想而知的,能讓他們吃上東西不至於餓死就可以了。
負責這一部分的相關官員有點良心也就罷了,沒有良心的才不管勞役們的死活,自己從中剋扣費用撈錢才是正理。
原本官方給勞役們的伙食費是相關官員撈錢的重災區,他們想方設法搞些便宜貨應付勞役們,自己中飽私囊大發其財,賺的盆滿缽滿,非常高興。
而大明國不是這樣的。
雖然大明國也有徵發民眾參與勞動的規定,但是不僅管飯,也給錢,要是地方財政緊張,一時間拿不出錢來,就仿照之前光復軍時代的舊例,給白條。
這個白條不僅可以在官府經費充裕的時候換錢,不想換錢的,還可以用白條抵稅。
當稅吏前來徵稅的時候,就把這個白條交給稅吏,就能起到抵消相應稅款的作用,那一部分稅錢就不用給了,總而言之,不讓百姓吃虧就是。
這一規定從光復軍時代開始就已經實施很久了。
就目前來看,很多地方都有農民拿之前為光復軍辦事得到的白條抵稅的事情,稅務部門也照單全收,沒有不收白條而一定要收錢的事情發生。
所以這白條在民間很有信譽。
官府提出用白條支付給參加勞動的民眾的時候,民眾也都願意接受白條,甚至有些時候在市場上做交易的雙方若一時間拿不出錢來,就用官方認證的白條代替錢貨用來交易,也能被承認。
這是白條很有信譽度的體現。
至於勞動民眾的伙食問題也有明確的規定。
需要工程負責方用經費給參加勞役的民眾提供伙食,伙食規定為一日三頓,且至少要有一頓乾飯,沒多好可以,但是必須管飽,若是餓著參加勞役的民眾引發抗議,問題會很大。
辛棄疾南下的一路上經過數個興修小規模水利工程的工地,親自暗訪了這些工地上的勞役伙食,都沒有發現有中飽私囊的情況發生。
但是眼下所看到的這一幕讓辛棄疾確定,這些頂著嚴酷寒風掃雪的南宋百姓一定是得不到足以飽腹的食物的,忍飢挨餓怕是家常便飯了。
而辛棄疾在內的明國使節團在趕路期間每日三頓飯是不曾缺少的。
每一頓不僅能吃飽,還能吃好,不管在什麼地方,哪怕在遠離城鎮的官道上,只要到了飯點,辛棄疾都能吃到當地官員準備的熱湯食。
味道還特別好,食材也很不錯,雞鴨魚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