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們都對神機營充滿興趣是好事,蘇詠霖也在不斷想方設法的提高火器生產的效率。
他不斷投入金錢在中都城郊建立煉焦工場、鍊鐵工場和火槍工場、火炮工場,種種軍事工廠被他搭建起來,很多匠人被徵集起來送到工場內工作,不斷擴大生產規模。
但是手工狀態下的火器生產就算有著很大的規模,生產效率也就那樣,很難提高。
人類畢竟是有極限的,若真的想要提高生產效率到可以把火器列裝軍隊的地步確實還有億點點難度。
儘管蘇詠霖已經給生產方引入了磨具的概念,也給他們引入了機械生產的概念,但是這一切都需要全新的動力源的誕生。
而蒸汽機的研究尚且在實驗室階段,頂不上來。
所以就目前來看,屬於合格品的火繩槍還有火炮儲量只夠組建一支萬人軍隊,物資儲量大概夠三個月的戰爭支撐,大概也就是一場區域性大戰的儲量。
這種儲量顯然是不足的。
而且伴隨著火器部隊的大展神威,不僅僅是步軍看中了火器的重要性,水軍也開始尋求給自己裝備火器了。
第一次明宋戰爭之後,水師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基本上實現了為步軍保駕護航的任務,且更進一步擊潰了南宋的水師,大大威脅了南宋的戰略安全,逼迫趙構第一次臨安。
於是水軍在明軍序列之中正式有了一席之地,成為不可忽視的戰略兵種。
戰後,蘇詠霖改組明軍水師,把原先的蛟龍軍改組為兩個軍,等於給了水師兩個軍級編制,也就是目前明軍的兩支水師。
第一支駐紮在山東行省的寧海州,軍號威海軍,軍正將為周滿城,統領大小戰船四百餘艘,水兵人數滿編一萬人。
第二支駐紮在遼陽行省的復州,軍號平海軍,軍正將為孔振德,統領大小戰船五百餘艘,水兵人數也是滿編一萬人。
兩支水師同時還配備數萬規模的輔兵性質的水手、雜役負責一些非戰鬥任務,秩序井然。
這兩人都是在第一次明宋戰爭中率領水師立下了赫赫戰功,打出了明國水師的威風和軍魂,所以蘇詠霖讓他們做了進攻型海軍的主將。
毫無疑問,這兩人見識到了火炮的威力之後,立刻認定了火炮必將成為水師的主戰兵器,並且將在相當程度上結束跳幫作戰的主導地位。
在大火箭時期,火器並不能阻擋宋軍水師接近明軍水師展開跳幫作戰和船隻之間的碰撞作戰,但是裝備了火炮之後,他們發現火炮的威力和車騎將軍炮的發射速度相當優秀。
只要數量足夠,他們就有足夠的信心在跳幫作戰之前就把敵對水師消滅。
而且就目前的情報來看,南宋方面的水師雖然有了一定規模的重建,但是其主戰水師的戰船數量甚至還不到三百,已經完全不能和明軍千船級水師戰鬥力量相提並論了。
明軍千船級規模的戰鬥水師已經有了足以稱霸東亞水域的統治級別的力量,而一旦這種力量加上了火炮的助力,將更加堅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