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個問題,林景春也沒什麼好的辦法。
因為這確實是真的。
設立倉庫、挖地窖等等辦法都提出來了,給儲存量定下紅線,決不能超過這個紅線支取糧食和食鹽,還要為此立法,不允許任何人與團體越線。
但是這樣的操作也不能服眾。
萬一什麼天災人禍大爆發,常規倉儲根本搞不定,眼看著就要餓死人了,你到底開不開倉庫?
人命關天,你到底發不發賑災糧?
死抱著倉儲不開放,你信不信餓急了眼的災民集體衝擊你們?
到那個時候你讓大明軍隊怎麼辦?
百姓子弟兵對百姓刀劍相向?
開什麼玩笑!
這一策略被複興會員們狠狠批判,拍桌子砸板凳,揪著林景春指著他的鼻子罵,林景春漲紅了臉,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為此,財政部提出了多種方案,在國務會議上和很多官員連著爭論很多天,最終也不能解決爭端,用全體與會官員舉手投票的方式也不能得到多數支援,支援率最高也沒超過三成,始終無法透過這個決議。
連著幾次會議之後,林景春意識到這個改革方案不能得到認同,於是只好放棄。
他提議暫緩貨幣改革,等滅宋之後全盤掌控了蜀錦、茶葉和瓷器的生產以後,將這三樣硬通貨和大明寶鈔掛鉤,以此穩固大明寶鈔的價值。
這三樣不關乎國計民生,用來掛鉤總歸可以了吧?
這三樣商品久經考驗,價值相當堅挺且長期需求量極大。
總而言之銅錢鐵錢之類的金屬貨幣還是不要繼續使用了,大明缺這東西,鑄錢比錢本身還要花錢,這不是瞎胡鬧嗎?
可就算如此,他提出的這個建議依然遭到了不少官員的質疑。
這三樣商品主要的需求者是社會上層與外國統治者,精美的工藝和這兩塊的強烈需求支撐起了這三樣商品的價值。
然而工藝和需求本身也是不穩固的,人們的需求並非一成不變,哪一塊需求少了一點,都會影響到它們的價值,進而影響到貨幣價值。
辛棄疾就提出一點。
如果某個國家因為戰亂而無法持續購進蜀錦,從戰亂開始到戰亂平息期間,這三樣貨物都出現了需求量降低的情況,那麼會不會影響到大明寶鈔的價值呢?
金屬貨幣終究有它自己的價值,只要面值重量穩定,它作為貨幣就非常穩定,缺少了貨物,它本身的價值不變,依然有人認。
可是紙幣,看看宋人曾經搞過的交子和會子不就知道了,幣值很不穩定,買不到應有的東西,立刻就是一張廢紙,擦屁股都嫌硬。
真要出了問題,讓民間懷疑政府的能力,大明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局面就要崩潰掉了。
這個責任,你財政部擔負的起?
辛棄疾和林景春素來沒什麼過硬的交情,但是彼此之間關係還算不錯,只是在這個問題上兩人針鋒相對,吵了很多次,也引起了國務會議上金屬貨幣派和紙幣派的大爭論。
金屬貨幣派和紙幣派為了這個問題爭論不休,洪武五年連著兩次國務會議上的貨幣改革提案都無法得到透過,很多人還是堅持銅錢策略,認為缺少銅就去找銅,國內沒有就去國外找。
林景春則認為找不找得到是一回事,找到了怎麼開採又是一回事,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投入市場展開運營又是一回事。
說不準等你們要的銅找到了,大明已經因為通貨緊縮而陷入蕭條了!
雙方爭論不休,誰也不認同誰。
最後財政部左侍郎柴元明甚至跨時代的提出了信用貨幣概念。
他的意思就是為什麼不能參照目前白條的實際情況,將大明寶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