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大量的銅錢還是透過貿易、走私等渠道源源不斷流到國外,在外國流通。
其中海外並不是銅錢外流的主要方向,透過海貿帶走的宋銅錢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多。
遼國、西夏、高麗、日本,還有後來的金國,這些大陸地區的並立國家都是銅錢外流的主要方向,換言之,這些國家和地區是宋國錢荒的重要推手。
他們會透過歲幣、牲畜貿易等等方式從南北宋手裡搞走數量龐大的銅錢進入自己的國家流通,而使得南北宋沒有那麼多銅錢可以流通。
毫無疑問,這是導致錢荒的重要原因之一,
關於這個問題,中都經濟會議認為遼國早已經完蛋,金國和西夏已經被大明覆滅,這些地區的經濟和錢幣已經被大明統一,大明因此獲得了大量各國官方儲存的銅錢。
高麗國和日本國雖然目前還存在,但是這兩個國家體量小,帶走銅錢的數量遠不能和金國、西夏擁有的銅錢數量相比,所以問題不算很大,暫時不管他們也沒什麼大不了。
因此,銅錢外流的問題已經得到了部分解決。
將來隨著軍事推進,這一問題還將得到進一步解決,大陸地區的分裂外迴圈終究會被統一的內迴圈解決掉,銅錢外流將不再是什麼值得探討的問題。
而藏錢之風盛行的問題也很好理解。
宋統治中後期,政府混亂,行政效率低下,對經濟問題也越來越力不從心。
尤其宋廷發現紙幣有利可圖之後,總是超發紙幣導致幣值不穩定,且時常崩潰,讓民間不再信任紙幣,紙幣價值的不穩定導致民間盛行收藏銅錢以備風險。
銅錢才是最硬的硬通貨幣。
所以民間百姓都開始儲存銅錢以抵禦風險。
另一方面,當然是宋朝廷的腐敗無能使得特權階層大量獲得財富,而他們手握鉅額財富卻沒有相應的商品來消費掉,因此這部分錢就沉澱下來,成為了他們的儲蓄。
他們的藏錢規模往往以萬貫,十萬貫計,就像是恐怖的吞金獸,大量大量的吞噬著市面上流通的銅錢卻又不吐出來,便使得市面上的錢荒越發的嚴重。
而對於這個問題,中都經濟會議認為在大明的統治下,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因為大明進行了土地革命,在物理層面上把吞金獸們消滅掉了,吞金獸們被革命消滅掉之後,他們的家產,他們所儲藏的天量銅錢也被納入明國國家儲蓄之中。
透過追索,明政府從地主豪強家中、藏匿銅錢的地方發掘出了天量藏匿銅錢,隨著時間推移,發現的銅錢越來越多,數量之大令人咂舌。
明政府沒有吞金獸的惡習,熱衷於建設和恢復。
透過這些年的大建設運動,明政府不斷將獲得的天量銅錢投入到民間,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的砸錢進入民間,使得這筆錢重新回到了流通領域之中。
流通領域中的銅錢充裕了,所以明國並沒有錢荒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