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諮詢室一開,明廷要做的事情數量便直線上升。
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本以為是小事卻很快發現原來是大事的事情也好,堆得如山一般高,很快突破朝廷承受量的總和。
官員們承受不住的同時,蘇詠霖也有點承受不住龐大的工作量。
於是他不得不為自己正式設定一個輔助處理工作的辦公室團隊,幫助自己將政務型別歸納總結,分出個輕重緩急,以提高自己的辦事效率。
事到如今,蘇詠霖也算是明白朱棣為什麼要設定內閣這樣的存在來為自己減輕工作負擔了。
確實是很現實的需求。
朱元璋打敗了宰相,實現了皇權的唯我獨尊,所以作為繼承者的朱棣當然不會選擇把到手的權力還給宰相,但是他又很累,沒有朱元璋那麼強悍的精力和工作能力,也只能另闢蹊徑。
而內閣就是這個“蹊徑”。
如今在蘇詠霖這邊,國家還是有宰相的——
趙作良作為尚書省首腦,就是名義上的宰相。
只是蘇詠霖威望太高,趙作良又是他的親戚,所以兩人不分彼此,所有權力歸蘇詠霖,趙作良就是蘇詠霖的“分身”。
蘇詠霖在之後有一系列的改革計劃,目前沒有推行的條件,但是需要辦的事情一樣很多,所以他也決定設一個顧問性質的內閣輔助自己處理政務。
原先總務局時期有個秘書處承擔這樣的指責,時過境遷,秘書處沒了,內閣應運而生。
一群年輕精幹富有朝氣和活力的新人被蘇詠霖親自挑選,編入內閣之中,成為他的私人秘書。
有了內閣,蘇詠霖辦理政務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跑腿辦事也有了專門的機構來負責,所以在政務陡然增加的檔口,他還是扛住了。
他扛住了,朝廷就扛得住,朝廷扛得住,大明國就能扛得住。
大明國的政治改革其實從這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不管是朝廷範疇還是復興會範疇。
只是因為蘇詠霖在數個行省範圍內發起大清洗運動之後已經徹底打倒了中原儒門士人,所以這一政治改革顯得波瀾不驚,沒有阻礙。
至少在已經完成大清洗行動和革命行動的行省內一路暢通無阻。
不過中原地區的反動勢力並非只有儒門士人。
關中地區,這個全大明國反動力量只比山東稍微弱一些的地區,是蘇詠霖下一步要發起大清洗和革命行動的目標。
當初為了儘快攻克關中、把持住關中的軍事門戶,蘇詠霖接納了相當多的一批金國舊官僚,乃至於一些投降的金國將軍也被蘇詠霖接納,並且允許他們保有軍隊。
立國之後,隨著時間推移,蘇詠霖逐漸以高官厚祿籠絡他們,繼而以整軍和軍隊改組為藉口,讓他們放棄軍隊。
沒有一個皇帝能接受他們掌握有私人指揮的軍隊,這一點,蘇詠霖覺得這群人都能明白。
蘇詠霖給他們兩個選擇模式,一個是趙匡胤模式,一個是劉邦模式。
以張中彥為首,金國的舊軍官們當然會順應時代潮流,選擇趙匡胤模式,而不會選擇要人命的劉邦模式,那純粹是腦袋不好。
他們接受了明廷的高官厚祿,放棄了軍隊的指揮權,以此換取政治上的寬容。
蘇詠霖給了他們寬容,收走了他們的軍隊,給駐守關中的蘇海生兵團好好地補充了一些精壯人手,增強了齊魯兵團的實力。
而以張中彥為首的金國舊臣們自此過上了奢侈的退休生活,他們的後代則進入地方官府做事,作為明廷對他們的承諾。
放眼全國,關中地區舊官僚的比例也是最高的,甚至比山東還要高。
這當然也有著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比如當初很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