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這件事情之後,蘇海生感覺這一切都很有意義。
大唐的鼎盛代表著古中國的鼎盛,大唐把古中國的榮耀推向巔峰,卻又在巔峰時刻隨著一場註定無法避免的安史之亂墜入深淵。
這是封建王朝無法避免的輪迴,也是民族心中的傷痛、遺憾。
不過好在時隔四百年,他們的批判繼承者到底還是回來了。
他這邊倒是沒那麼好運氣,一路打過來還沒有發現唐代軍事遺址,他打算接下來詢問當地人,看看能不能找到當年的軍事遺址,好讓他祭奠一下那群奮戰四十二年的西域白首兵。
讓他們在九泉之下魂魄安息。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算是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洪武十年十二月二十日,蘇海生代表整個西征大軍向中都朝廷送去捷報,告訴中都朝廷,告訴蘇詠霖,西域之戰已經完全成功。
明軍戰前全部的戰略目標都已經達成,西遼覆滅,西州回鶻和東喀喇汗王國也被明軍徹底消滅,進軍沿途覆滅敵對部落超過八十個,戰功赫赫,功勳累累。
洪武十年九月二十日,明軍集結,準備出發。
整整三個月後,明軍獲得了戰爭的全勝,這場歷時三個月的戰爭就此結束。
從中原之地脫離統治長達三百餘年的西域之地自此回到了中原王朝的統治秩序之下,中原王朝三百年的遺憾和悲願自此被蘇詠霖領導的大明國徹底終結。
明軍基本上把中原勢力在西域的擴充套件恢復到了唐代擴充套件的大部分地區。
少部分安西都護府的外圍都督府則因為各種考量而不被蘇詠霖所執意恢復。
未來大明若是突破了火車技術,恢復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若是火車技術遲遲不能突破,一時恢復,倒也難免勞民傷財。
未來將復興會組織發展到當地,效果會比設定軍事性質的都督府要好得多。
儘管如此,這場為西域白首兵所渴望的迴歸之戰的勝利,在遲到三百年後,終歸還是來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十二月二十三日,蘇海生上捷報與中都的三日之後,曲先地區傳來訊息,說當地駐軍在當地人的指引下,於曲先以西十餘里的地方發現了一處古老破敗的軍事遺址。
曲先駐軍在這處軍事遺址做了大規模搜尋和初步挖掘,暫時沒什麼收穫。
但是根據地圖所示,還有《中原西域記》中所記載的大唐安西軍最後一戰的位置,大家都認為這裡應該就是龜茲古城遺址,就是當年白首兵們拼死奮戰到最後一人的地方。
蘇海生十分激動,把事情交給行軍書記韓偉,自己帶人快速從虎思斡耳朵抵達曲先,又傳訊息給中都,請中都立刻派歷史專家前來。
如果這裡真的是當年白首兵奮戰的地方,那麼他們一定可以發掘出無數遺址、遺物,可以幫助今人更加深刻的瞭解到當年發生的事情。
明國這邊充滿了戰爭獲勝之後的餘裕,甚至連主將都開始關心起了歷史問題而不是軍事問題,儼然有化身為歷史專家和考古學家的趨勢。
與明國的餘裕相比起來,無論是蕭斡裡剌還是花剌子模國王伊勒·阿爾斯蘭都處在極度的焦慮泥潭之中無法自拔。
原因很簡單。
蕭斡裡剌指揮不動西喀喇汗王國繼續出兵為他復國。
阿爾斯蘭整頓不出足以對西喀喇汗王國發動進攻的軍事力量。
在明軍消滅西遼和西州回鶻並且正在整頓修養軍隊的檔口,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這兩個人都對改變局勢沒有任何辦法。
他們想要做點什麼,卻發現自己什麼都做不到,他們發現自己失去了對局面的改變和掌控能力,這無疑是非常讓人不愉快的。
阿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