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長得很茂盛,冠幅得有四五米,這總共生長著四棵茶樹,把整個石壁從左到右都遮擋住了,從遠處看不出這有個縫隙,還以為茶樹是從石頭裡長出來的。茶籽黃褐色,有光澤,三角形,全摘下來有半揹簍,大概有個20斤的樣子。
這20斤茶籽打算全榨成油吃,摘回去的茶籽清洗去雜質晾乾,分批放進陶鍋中小火翻炒,陶鍋太小了一次放不下這麼多茶籽。
炒熟之後的茶籽內部會發生變化,蛋白質和油脂初步分離,有利於提高出油率和後期壓榨的效率,避免打半天不出油的情況。
將炒熟的茶籽放進陶罐中先敲碎再研磨成細細的粉末狀,使得茶籽再後面熟蒸過程中增大與水蒸氣的接觸面積,可以使受熱更加均勻。
磨碎的茶籽粉到到鋪著麻布的蒸架上進行蒸熟,讓茶籽粉充分吸收水分變得軟糯,在高溫蒸熟的過程中讓蛋白質和油脂進一步分離,提高出油率的同時可以方便後面包餅。
將高溫蒸煮消毒過的稻草墊入用竹片做的箍圈中鋪開,要鋪得緊密些,如果有縫隙茶籽粉會漏出來。
再放入蒸好的茶籽粉,用稻草把茶籽粉團緊緊包住,稻草包餅榨出來的油含有稻草的清香,香味更濃郁,口感更出色。吹打出來的油也能順著稻草流下來。
榨油的木樁王小暖做不了,只能砍一塊木板作為底部,木板四周固定四根粗木棍。把茶籽餅放進木棍中壓緊實,上方再壓一根木板。
榨油架用石頭固定抬高,底下放置一個敞口陶罐用來接油。
用一根跟茶餅差不多粗的木頭用力不停的撞擊茶餅層上方的木板,進行壓榨出油。
隨著捶打的動作,慢慢有油脂順著稻草往外溢位來,不停捶打了一兩個小時才把油榨的差不多,裝了一陶罐,不多看著就三四斤的樣子。
將陶罐用蓋子蓋住靜置幾天,等油裡的雜質沉底再過濾一次。
剩下的茶籽餅也不用丟掉,還有很多其他作用。茶籽餅中間含的茶皂素是有敗血性的,能夠殺死一些細菌和病毒,還有一些小的害蟲。
將茶籽餅搗碎,用熱水或者是冷水一泡,茶皂素是可以溶解在水裡的。把水往農作物根部或者葉面噴一些可以殺蟲、殺菌、消毒。不過濃度不宜太高,濃度過高容易燒苗。
同時茶皂素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表面活性劑,茶籽餅煮出來的水可以用來清潔廚房,跟皂角、無患子一起煮出來的水可以當洗潔精用,而且還環保無汙染。
茶籽餅還可以發酵後作為肥料使用,土肥和水肥都可以。
到目前為止,繁忙的收集食物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算來算去,只剩下柴火還沒弄好。
但這兩個月把王小暖累夠嗆。每天一刻不停的從外邊往山洞淘換東西。
夏季被野豬肉養回來的肉在一個秋天以驚人的速度消了下去。
豬肉早就吃完了,王小暖想起山洞裡啥都有了,就是沒有肉。
雖然大黃偶爾會抓只兔子,抓只雞回來,但是基本當天就被吃完了。
“大黃,走出去打獵去,多抓點野雞啊”,
王小暖把大黃支出去了,要是整個冬天都沒有肉吃那該多恐怖。
北風越來越凌冽了。
除了讓大黃去抓雞,王小暖自己拿著竹簍子去抓魚捕蝦。
萬一大黃抓不到雞了,還能有一些肉食來源。
拿著捕魚簍子,不過用不太上,因為這些傻魚只用石頭就能砸一大堆。
簍子主要用來抓蝦,在簍子裡放一些河蚌肉,不一會就會得到半簍子蝦,抓蝦很輕鬆,但是挑很多蝦線。
從蝦的尾部數第二節處用竹籤把蝦線挑出來,再把腦子裡的髒東西擠出來,剪掉多餘的腿和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