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肉的味道跟養殖豬肉完全不一樣,吹一吹還滾燙的肉迫不及待送入口中,雖不及家養豬肉的油潤嫩,但野豬特殊的緊實的瘦肉帶著一點肥肉的口感也還不錯。
王小暖吃的小肚子都撐起來了。
久違的豬肉,今天她可太幸運了。
看著一大筐豬肉,王小暖開始發愁。夏天天熱,又沒有冰箱,雖然山洞的溫度會稍微低一點,但也不能儲存鮮肉。
王小暖拿出最後一些用草木灰做的鹽,混著花椒葉、香葉磨成的粉抹在豬肉上延緩腐爛速度。
但光用鹽醃也不行,看來明天得去那邊的針葉林裡砍些松柏枝回來做成煙燻肉。
豬肉醃好,鹽也用完了,用草木灰提取鹽的數量太少了。還是得想辦法去找些鹽來。
王小暖想起之前在另外一個山頭有看到很多山羊,而且那個山的一側有很多岩石。
山羊需要從鹽礦石上補充鹽分,她打算把豬肉燻完後就去那個地方找一下有沒有鹽礦石。
第二天一早,王小暖就揹著揹簍拿著石刀去砍柏枝。
針葉林離的不是很遠,不到一公里的樣子,十幾分鍾就走過去了。
針葉林外邊散落生長著許多高大粗壯的松樹,往裡面略走幾步就有柏樹。
王小暖放下揹簍,開始砍靠近地面的柏枝。
偶然間低頭一看,有一個圓滾滾的蘑菇。
蹲下仔細看,原來是牛肝菌。
牛肝菌她只認識黃牛肝菌和黑牛肝菌,其他的牛肝菌(俗稱見手青)她也不敢吃,怕見小人。
只有黃牛肝菌和黑牛肝菌是無毒的,為了保險起見,每朵蘑菇都用刀割一塊,看沒有變色才放進籃子裡。
每一個牛肝菌都有巴掌大,胖嘟嘟的,兩顆就能炒一盤,採之前用手拍一拍傘蓋發出“啪啪啪的 聲音”讓孢子粉掉下去。
再往前走,在不同的大樹底下又發現一片縱樹菌。
縱樹菌顏色是黃色的,一朵朵挨挨擠擠的從松針下冒出來,不一會就採滿了一個籃子,縱樹菌王小暖不太:()穿越原始深山,種田,養雞,養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