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這根木棍的維持參考,最終鋪設好的炭窯可能會重心不穩,以至於出現炭窯坍塌的現象。
柴火只是佔據中心位置,外部鋪設的才是燒製木炭的木材。燒炭的木材鋪得越多需要的時間燃燒,而且需要人一直看著,晚上也不能停,所以木頭堆不要堆得太大。
裡面的木柴要鋪粗的,越到外圈越細,免得到時候內部的碳都燒沒了,外邊的木頭還沒開始燒。
木頭堆好後用新鮮樹枝樹葉再鋪一層,燒製時候防止泥土掉落下去堵住進氣口。
黃泥加稻草活勻,圍著柴堆砌成土窯,窯的上方要留一個洞,窯底一圈留八個進氣孔。
窯砌好後,把火從頂部送進去開始引火,空氣會從底部進入,就此形成向上的氣流,大火則會逆流而下,等到火焰下移,這時就要注意底部的進氣孔。
當火燒到哪個孔就把那個孔封上,用以切斷氧氣供應防止木炭燒成灰。燃燒的過程中如果窯身有冒煙的地方要及時用黃泥封住。
等全部氣孔封住後就可以封住頂部讓它自然冷卻,第二天扒開土堆燒好的木炭散發鋥亮的光澤,敲一敲發出清脆的響聲。
連著燒了五窯木炭,裝滿了五個大籃子,就在碳燒好幾天後天氣就陰沉下來,空中雲層層層疊疊,烏雲和霧氣籠罩在山巔上,就像一幅水墨畫。
氣溫也突然變得很冷,早上起床離開被窩的時候手剛伸出去瞬間就縮回來了。
趕緊把火燒大,煮點粥喝了暖和下身子,不一會天空開始洋洋灑灑的飄雪花,不一會鵝毛般的大雪劈天蓋地的傾倒下來,被地面、樹上等目之所及的地方都迅速覆蓋上一層白色的毯子。
下雪了,跟大黃開始貓冬的生活,寒冷的冬天最痛苦的是去外邊上廁所,凍屁股,而且還沒有厚衣服每次出去都凍的瑟瑟發抖。
身上還穿著薄外套,因為冷多穿了幾層麻布長袖,腳上還踏著麻線鞋。
根本擋不住冬天的冷空氣,之前因為一直在幹活倒也感受不到冷,突然下雪就冷的不行,根本沒辦法出門。
不過王小暖並不是很擔心,
因為她有棉花呀。
有棉花,棉大衣還會遠嗎?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
王小暖不會做衣服。
但不會做,還不會依葫蘆畫瓢嘛。
取四斤棉花彈到蓬鬆柔軟,打算用一斤棉花做馬甲,一斤做棉褲,兩斤做一件棉大衣。
王小暖也不會裁剪衣服,怎麼辦呢?只能按照身上穿衣服的樣子一部分一部分的做好再拼接起來。
馬甲就最簡單,兩塊一樣大小的布裁成背心的形狀,量好尺寸把袖子和領口拆出來,衣襟各開四個洞用來縫佈扣子,尺寸要稍微放大點。
裁好的一張布平放在床上,彈好的棉花一層一層均勻的鋪上去,再把另一層布蓋上去。
拿針線從一邊開始縫,因為要把棉花固定住,所以衣服每個地方都要密密的縫,邊緣封邊的時候要多縫幾針更耐用,用麻布條縫成釦子樣子固定在衣服上。
做好的衣服雖然不好看但勉強能穿。
背心馬甲做好後先穿上讓身體暖和起來,跺跺腳、搓搓手靠著火堆在山洞積攢的暖和氣接著做棉褲。
棉褲也是拿一條她的運動褲比劃著裁出形狀,屁股處要單獨拿一塊布做,不然尺寸不夠,穿不進去。
用針線縫好後褲腰上要縫上繫腰帶的扣,不然紅腫的棉褲一動就掉下來了。
棉大衣的做法也是一樣,袖子和衣領單獨做好後再拼合在一起,不會做衣服的後果就是做出來的衣服醜出天際,不過穿在身上倒也暖和。
穿著四斤重的衣服行動都困難,但是新棉花的保暖效果是沒得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