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長方形地塊。
小不點之前的設計是從工業園區中間跟兩邊圍牆根各開一條道路直穿整個園區,而中間道路把園區分成兩邊,每個廠子規劃一公里長、五百米寬。
現在,就是按照之前設計的去建造。
小不點來到整個工業區,之前設計的中間道路國防大廈這一頭。然後,在中間道路距離後來的教育中路五十米處。接著,拿出十米大小、百米長的石條,跟書院正大門一樣,肖尖直接插入地面五十米深。
接下來,小不點把大門的建造跟書院差不多,四根柱子都是十米大小;不過每根柱子相距有九十九米遠,露出地面五十高,加上斗拱榫卯結構,大門高度達到五十八米。
建造完成大門主體,小不點把清朝末年從鴉片戰爭、甲午海戰、火燒圓明園、東北淪陷、盧溝橋事變、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百團大戰等一場場中華兒女用血肉之軀,抵抗敵人侵略的戰鬥場景全部雕刻在四根巨型石柱四面上。上千萬中華軍民,每一個都刻畫細膩逼真,甚至連睫毛、汗毛都清晰可見,活脫脫一幅幅歷史抗戰還原史。
雕刻完成,小不點拿出巖染料開始上色;頓時,每根柱子的四個面都像是電影放映一樣,播放一場場真人戰鬥的場景。
上色完雕刻,小不點在十米寬的牌匾中間,用金戈體刻上“工業基地”四個大字,並在左下角豎刻上一段:工業強則國強,工業弱則國辱的警醒語句。最後,在牌匾四周刻上鼎紋。
建造完成大門,在大門兩側距離大門三十米處建各建起一扇跟育種基地一樣八米高的圍牆,延伸至兩側五六百米。
圍牆每隔一百米插入一根三米大小、長二十米的石柱進入地下,露出地面九米;兩根石柱之間用半米大小的石條榫卯結實兩根柱子與地面,又把八米寬、九十多米長的榫卯結實在三根石條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