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著,他把組裝好的智慧機械手和縫紉機安裝在布匹產線後面,接好電線通電,把資料線也接上,連到產線的腦機資料介面。最後給縫紉機裝上縫紉線和針,給機械手裝上剪刀和鉗手。
小不點再次來到腦機前,設計編碼一款縫紉軟體。編碼完成後,把各個款式、大小的資料成批輸入,點選執行。產線的馬達開始運轉,布匹被緩緩傳送到機械手和縫紉機。機械手按照指令轉動馬達,開始裁剪布料,然後傳送到下一個機械手,夾著布料轉動到縫紉機開始製作衣服。
一件衣服從裁剪到成衣只要幾秒鐘,如果有需要還能加快速度。產線總共安裝了十臺左右的縫紉機,一個小時能生產出好多成衣。
首先生產的是嬰兒裝,大中小三個規格;接著是兒童裝,按每五厘米身高一個批次生產;然後是少年裝,從一米二到一米四,每五厘米一個批次,還分了體重的胖、中等、瘦三檔款式;接著就是青年裝,從一米四到一米九,按戰士們和村民們總結的身高、體型、肩寬、腰寬、腿長、臂長分批次生產。
“咯咯……咿呀……”看著一件件棕黑色的成衣被機械手分批次疊好存放,小不點白嫩的小臉充滿了喜悅。
“喔……”有點困了,小不點拿出一張桌子,又找來一塊布當被子。他爬上桌子,蓋好被子,一會兒就睡著了。
“嘀……嘀……”一個多小時後,產線報警聲響起。小不點揉揉眼睛,伸個懶腰,左扭扭右扭扭小屁股,爬起來一看,布料已經生產完了,產線兩邊堆滿了衣服。每一堆都是按批次疊好堆放的,小不點神識一掃,估計得有八九千件。
小不點把服裝成套分開:祠堂那邊同志的、村裡的老人的、壯年的、兒童的、嬰兒的、自己和囡囡的、語兒姐姐的,還有堂哥堂姐的,全部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