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維·韋恩斯坦是世界電影界首屈一指的大佬級人物,其影響力遠不是香港向華強能比得上的。與其說是騙子,不如說是一個有點壞的商人。
其領導的米拉麥克斯公司製作和發行了大量經典電影,經典作品包括《英國病人》、《莎翁情史》、《指環王之王者歸來》、《國王的演講》等。他與中國電影也有多次合作,曾幫助了《英雄》、《少林足球》等內地影片走向國際。他收購過李連杰、周潤發和成龍的很多電影,2005年還花重金獲得了陳凱歌電影《無極》在北美、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版權。
哈維·韋恩斯坦參與的作品僅僅提名奧斯卡金像獎,就有超過300多次,也就是說,每一年至少有十部電影提名奧斯卡金像獎。先後被他送上影帝和影后寶座的演員,更是不計其數,共捧回70多個小金人。為他贏得了“現代電影的挽救者”的美譽。2012年,法國總統薩科齊還授予哈維·韋恩斯坦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某種程度上,哈維的出現,開啟了一個奧斯卡的新時代。在他之前,奧斯卡雖然也有“公關邏輯”,但沒有人明目張膽。在他之後,“惡性競爭”的公關手段層出不窮,為了小金人爭得你死我活。
沒人在意誰名垂青史,當下能否拿下小金人才是關鍵。對於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而言,其公關套路更加複雜。如何選擇合適的發行方、如何進行大規模宣傳造勢,都是電影最終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
《英雄》、《一代宗師》、《霸王別姬》,在最接近奧斯卡的幾部華語電影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哈維·韋恩斯坦。
其中,《霸王別姬》或許是距離奧斯卡最近也最遠的一部。近是因為當年領跑被視為“頭號種子”,遠是這部電影並不符合哈維的審美,從剛開始的公關,哈維沒有給予足夠重視。
哈維從來不吝惜表達自己對東方文化的喜愛,但他更:()從成為企鵝大股東打造娛樂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