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形般困擾著他。
就在這時,周景泰這個名字彷彿一道閃電劃過腦海,瞬間讓陳不易想起了另一個人——張文傑。於是,他開口問道:“張文傑跟他關係怎麼樣?”
聽到這個問題,秋雪略作思索後回答道:“張文傑乃是張夫人的旁系子侄。因與家族主支往來稀疏,故而不為張家所看重。
不過一次機緣巧合之下,他有幸得見老爺,並憑藉自身出眾的才能獲得了老爺的賞識。此後更是在老爺的一路提攜下,才有瞭如今這般地位。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張文傑算得上是周家的得力親信之一,與周家的幾位公子都保持著頗為密切的關係。
只不過因為主子不在朝中為官,又喜好四處遊歷山川美景,鮮少待在京城,所以相較而言,他與張文傑之間的關係可能會顯得生疏一些。”
陳不易微微頷首,表示認同,接著問道:“如此說來,周家所說之話必定會比他更為有用?”
對方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是。不過,張文傑定然是不敢加害於主子的!”
陳不易輕抿雙唇,若有所思地道:“那麼,這件事情周家是否已然知曉?張文傑呢?”
那人回應說:“周家自是清楚此事的來龍去脈。
起初,周家對此事堅決反對,甚至不惜將自家主子囚禁起來。然而,主子卻以死相要挾,周家無奈之下只得放行。
此後,周家便不再插手此事,既不予以協助,亦不橫加阻攔。
至於張文傑,此前一直身處軍營之中,且周家必然不會將此等秘辛大肆宣揚,故而張文傑理應尚不知曉其中內情。”
陳不易略作思索後說道:“照這麼看,這張文傑姑且能夠算作半個自己人。”
對方附和著點頭稱是。
緊接著,陳不易又追問道:“那楊維義的情況又是如何?”
只見秋雪面色凝重,眉頭緊蹙,彷彿心頭壓著千斤重擔一般,緩緩開口解釋道:“這楊維義可非等閒之輩!他是左相林如海身邊最為倚重的心腹之一。
如今在這風起雲湧、波譎雲詭的朝堂之上,能夠有實力與林如海分庭抗禮者,唯有周家而已。”
說到此處,秋雪不禁長嘆一聲,似是對這複雜局勢深感憂慮。
陳不易聽到這裡,心中不由得一驚,下意識地咬了咬嘴唇,追問道:“那周家又是什麼情況?”他的目光緊緊盯著對方,急切地想要知道更多關於周家的資訊。
此時,一直默默觀察著陳不易的秋雪,見他這般模樣,心中暗自判斷。她原本以為陳不易就如暗九等人所說的那般鐵石心腸,但此刻看來,似乎並非如此。
秋雪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周家是名門望族,三代以來皆為一脈單傳。到了這一代家族人丁興旺起來,家中共有六個兒子。
而且,這六位公子可都不是平庸之輩,個個皆是出類拔萃、人中龍鳳般的人物。
其中,大郎和四郎擅長武藝,乃是馳騁沙場的猛將;二郎和五郎則飽讀詩書,憑藉過人的才智入朝為官,成為文官中的翹楚;至於三郎嘛,則獨具商業頭腦,投身商界後也是混得風生水起;然後便是中舉之後便閒賦在家的主子,看似不問世事,實則韜光養晦,等待時機一展宏圖。”
秋雪一臉驕傲地開始向眾人隆重介紹起自家主子來:“我家主子是家中最為年幼的孩子,但卻從小就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天賦和聰慧。
當別的孩子還在玩泥巴的時候,我家主子八歲時就已經開始跟隨三郎學習經商之道;到了十歲那年,更是輕而易舉地考取了秀才,成為了當地人人稱讚的小神童!等到十四歲的時候就已中舉!
每天前來府上求親的人多得都快把門檻給踏破了!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我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