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中國電影史發展 (第1/2頁)

其實沈方為什麼這麼有信心呢,因為2002年英雄上映,就已經開始改寫內地電影史了。也是這一年開始,中國內地電影開啟了商業大片時代。

從78年的改革開放,讓中國電影的歷史分兩段來說。

這一年後,中國開始大轉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電影的發展有了無限可能性。

這種轉變帶來的效果是可觀的。

1979年,《保密局的槍聲》上映,共有六億人次觀影,獲得了18億票房,是改革開放後中國首部票房破億的國產電影。這一部電影很多人別說看了,聽都沒聽過,很多人以為少林寺才是國內第一部破億的電影,實際上並不是。

緊接著1980年的《405謀殺案》,1982年的《少林寺》,在那個票價不到一毛的年代,紛紛創造了票房過億的奇蹟。是兩部,不是一部,只不過少林寺的名聲太大了,另外一部450謀殺案,被遮掩住了鋒芒。

有了80年代的野蠻生長,在1993年,院線市場化改革,全面擁抱市場經濟,之後的進口片《亡命天涯》《紅番區》《真實的謊言》,以2600萬、9500萬、102億的票房成績,接連打破內地影史票房紀錄。

ps:很多人都說作者君,你是個文盲,寫的都不查資料,國內沒有破億的電影,其實實際上在2000年之前就有,而且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只不過是你們不知道罷了。作者君這書不是跟你扯犢子,很多章節都是認真的查了很多資料之後才去寫的。

1997年,馮褲子的《甲方乙方》,以3600萬的票房確立了賀歲檔,國產電影開始重視檔期的概念。

次年,《泰坦尼克號》引發萬人空巷,36億的票房紀錄,直到2009年的《變形金剛2》才將其打破。

而國產電影再次拿下億元票房已是千禧年,2000年的《生死抉擇》,從暑期一直上映到國慶節期間,總票房12億元。

到了2002年是中國電影鉅變的一年,只因一位天降猛男來了。他就是《英雄》讓上一年略顯蕭條的電影市場一下火熱起來,內地票房25億,佔全年的四分之一。全球共計票房超過12億rb。

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國內電影的開元之作,還固定了大片邏輯,即大導演、大投資、大場面、大明星,幕後班底都是大師級別的人物。張藝謀、張偉平、江志強聯手讓內地電影進入大片時代。

帶動了中國電影走向商業化,改變了電影的宣發模式與盈利模式,讓電影公司開始注重營銷的重要性。同時,也使得內地電影市場與韓國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成為全世界為數不多的沒有被好萊塢電影蠶食的電影市場。

也許是看到了《英雄》中香港與內地的合作空前成功,2003年,香港和內地簽署了cape協議。

協議中提到,香港電影人與內地合拍片可獲得國產片的待遇,從此香港和內地進入了合拍片時代。

第二年,華裔兄弟跟星爺合作《功夫》,16億的票房讓老謀子的《十面埋伏》,馮褲子的《天下無賊》皆不是《功夫》的對手。

星爺在國產電影拿到年冠的成績,讓更多香港導演開始北上。

而彼時的香港電影市場已經日薄西山,陳可辛、徐克、王晶、吳宇森、葉偉民、劉偉強、林超賢等香港導演瞅準機會,來到內地。

不僅繁榮了內地電影市場,讓一眾香港電影人可以開工,還給內地帶來了香港電影已經成熟的工業化製作。

像吳京的《狼牙》《戰狼》《戰狼2》的幕後製作團隊都是香港電影人及博納的一系列主旋律電影。合拍片的作用可不僅僅體現在工業化方面,在檔期選擇上也不遑多讓。

2008年,得益於中國經濟的飛速

最新小說: 師姐,我快突破了 說我黑心,我走了全村都悔哭了 無敵反派:開局宗師巔峰 特戰隊長的官場風雲 讓你當黑手套,你給人去城市化 未來的我?是天降的白給美少女! 美母騎士:超神學院時空薔薇篇 開局校花媽媽給我當秘書 存款永遠一千,包養我你分期付款 去有風的地方遇見你 我能變成100種動物 躺平,從藍星找媳婦生娃開始 校花逼婚,我的天動永珍藏不住了 下山後成了高冷校花的貼身高手 人在都市,系統在末世! 問鼎青雲:從退役功臣到權力之巔 仙脈覺醒 何處盡歡顏 財神佑富馬俊傳奇 娛樂:這個影帝有點兒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