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維·韋恩斯坦是世界電影界首屈一指的大佬級人物,其影響力遠不是香港向華強能比得上的。與其說是騙子,不如說是一個有點壞的商人。
其領導的米拉麥克斯公司製作和發行了大量經典電影,經典作品包括《英國病人》、《莎翁情史》、《指環王之王者歸來》、《國王的演講》等。他與中國電影也有多次合作,曾幫助了《英雄》、《少林足球》等內地影片走向國際。他收購過李連杰、周潤發和成龍的很多電影,2005年還花重金獲得了陳凱歌電影《無極》在北美、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版權。
哈維·韋恩斯坦參與的作品僅僅提名奧斯卡金像獎,就有超過300多次,也就是說,每一年至少有十部電影提名奧斯卡金像獎。先後被他送上影帝和影后寶座的演員,更是不計其數,共捧回70多個小金人。為他贏得了“現代電影的挽救者”的美譽。2012年,法國總統薩科齊還授予哈維·韋恩斯坦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某種程度上,哈維的出現,開啟了一個奧斯卡的新時代。在他之前,奧斯卡雖然也有“公關邏輯”,但沒有人明目張膽。在他之後,“惡性競爭”的公關手段層出不窮,為了小金人爭得你死我活。
沒人在意誰名垂青史,當下能否拿下小金人才是關鍵。對於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而言,其公關套路更加複雜。如何選擇合適的發行方、如何進行大規模宣傳造勢,都是電影最終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
《英雄》、《一代宗師》、《霸王別姬》,在最接近奧斯卡的幾部華語電影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哈維·韋恩斯坦。
其中,《霸王別姬》或許是距離奧斯卡最近也最遠的一部。近是因為當年領跑被視為“頭號種子”,遠是這部電影並不符合哈維的審美,從剛開始的公關,哈維沒有給予足夠重視。
哈維從來不吝惜表達自己對東方文化的喜愛,但他更喜歡的是帶有明顯東方神秘色彩的武俠。《霸王別姬》最終惜敗奧斯卡,某種程度上也有米拉麥克斯未能展開足夠公關宣傳攻勢的原因。
《英雄》和《一代宗師》才是哈維吆喝得最賣力的兩部華語電影。前者由昆汀·塔倫蒂諾“引薦”,後者有馬丁·斯科塞斯“助威”。不止獲得名導造勢,兩部電影的北美剪輯版都有哈維參與。
《英雄》是第一部登上北美票房冠軍的華語片,在美國的票房遠超過中國,達到5371萬美元,據說不少美國影迷就是衝著昆汀的名頭去看的。
而哈維為《一代宗師》鋪路的“公關遊戲”最為經典也最為全面,也是其為奧斯卡電影鋪路的慣用手法。
哈維首先幫助《一代宗師》在歐洲三大電影節預熱,接著安排章子怡接受全美三大電視臺採訪。隨後,奧普拉·溫弗裡、馬丁·斯科塞斯都極力為電影宣傳。待到電影熱度提升後,哈維在海報和預告片上大做文章。例如增加“李小龍”元素,將葉問的賣點轉移到李小龍師父真實故事之上,此舉果然在美國獲得較高關注。
在已經獲得較高的評價後,哈維增加了公關預算,例如喊出競爭最佳影片、導演、劇本、男主角、女配角、攝影等14個獎項為“小目標”提升話題。此外,廣撒網給奧斯卡評委寄“公關片”,邀請歐洲媒體為電影叫賣,也都是必備動作。
在“多方努力”下,《一代宗師》進入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九強,也收穫了“最佳攝影”和“最佳服裝設計”兩項提名。
除了幫助多部華語電影公關奧斯卡,韋恩斯坦對於中國文化的喜愛那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他邀請昆汀·塔倫蒂諾來華拍攝影片,還搭橋袁和平擔任武術指導。
在哈維為《臥虎藏龍:青冥之劍》搭建的班底裡,在李安多次拒絕後,他讓袁和平擔任導演,並邀請甄子丹和楊紫瓊主演,組成了22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