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聊點大的 (第2/2頁)

成宥利的小腦袋瓜。

“乖。”

沈方喝了口酒:“我們通常說,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那麼咱們先從人口這個長線入手。上世紀60年代,面對貧窮的韓國。朴正熙上臺了,就是那個被槍殺的那一位總統。好像是你們國家第三位總統吧?”

李富真點了點頭:“是的,朴正熙在位期間確實做了不少好事。”

沈方點頭,他也挺認同的。這位將發展經濟作為國家的首要課題,確定了出口導向戰略,建立首爾-仁川工業區,正式開啟了韓國的工業化程序。帶領了韓國走向工業化的道路,讓韓國的經濟騰飛起來。

“工業化必然帶來城市化,於是韓國的人口紛紛湧向首都圈(即首爾、京畿道和仁川等地)。這和我們內地的走向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走的路子相同,這也導致了你們韓國本土,除了首爾地區之外,其他地區比較貧窮。貧富差距比較大。”

隨著韓國經濟騰飛,尤其是從70年代開始的製造業升級,以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家電為主的新興產業陸續出現,導致首都圈的人口遷入速度也越來越快。從1960年到1990年,首都圈一共增長了1338萬人,平均每年增加44.6萬。

除了大量遷入的新市民,韓國人當時也非常能生,從1950到1960年,韓國的總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6左右,這也是首都圈人口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不過在進入60年代之後,韓國的總和生育率開始迅速下跌,直到1985年才趨於平穩。

這種恐怖的增長一直持續到1992年,當時首爾的人口高達1100萬。1992年之後,首爾的人口才開始緩慢下滑,但整個首都圈還在緩慢增長。到了今天,僅佔國土總面積12%的首都圈居住著2600萬人,佔韓國總人口的一半,經濟總量更是佔到70%以上。

其實這是一種病態,宇宙國的經濟都在首爾,誰要是一顆原子彈打到首爾,宇宙國直接就能癱瘓了。所以韓國也被稱呼為“半城市國家”。人口和經濟高度集中於首都圈,其他城市可以說的上是可有可無,發不發展也就那樣。

所以韓國首爾看起來確實光鮮亮麗,非常的繁華,廢話能不繁華嘛,都聚攏到一塊了。

這是理解韓國房地產的一個基礎,韓國的地產說實話,除了首爾,其他地區的開發價值也就一般。

不過什麼事情都需要逆向思維去理解不是。

最新小說: 農民工的一生 深空廢土 系統來了,看我的 娛樂圈之崛起 穿到紅塵逮天神 1949璃院繁星 繼承荒山:直接改造10A級景區 阿曼的職場逆襲 把柄在手,太太們搶做我朋友 窮奇在我身 我的異能力超神了 酒精泡腦,領悟黑科技 從扮演長離開始,護人間萬世太平 迴歸豪門後,和前任姑姑閃婚了 都快退圈了,爆詞條系統才載入完 仙尊歸來,再不上學就遲到了! 異常配送:北斗與南斗的千年賬單 別人淘金按克,你淘金按噸? 被全家當廢物後,我神醫的身份曝光了 得到金手指的我還覺醒了X級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