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度亡魂。”
玄奘感覺嘴巴發苦,因為他精通往生經。佛門中人每次也都會為亡魂唸誦往生經,尤其是戰爭時期,佛門都會舉行大法會,為戰死的冤魂徹夜念往生經超度,可是顯然,那些往生經文,實際上一點用處都沒有,因為地府裡的枉死冤魂,根本沒能超生。
那麼,真經在哪?誰有真經?
第27章 地府易主,玄奘唐王結兄弟
玄奘眉頭深皺,他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和父親,父母之死,是自殺身亡,如果陽壽未盡,是枉死的話,那我為父母唸的往生經文豈不是同樣沒起任何作用。
唐王說,枉死的人,不能超生。
他是人皇,所言必然屬實。
玄奘心中一急。
如果父母在枉死城中不得超生,豈不永遠是受罪了。
唐王和魏徵丞相都見玄奘突然臉色有異,都是不解。超度亡魂,本是聖僧分內之事,為何玄奘聖僧眉頭緊鎖。
唐王說道:“玄奘法師,我答應了崔鈺判官,還魂之後,要大辦水陸大會,為枉死城內的冤魂超度。這件事情,要請法師來主持了,請萬勿推卻!”
玄奘硬著頭皮說道:“皇上,貧僧自當竭力辦好這個大法會。”
他不敢說出往生經文其實無效的話來,他也是今天才知道往生經無效的。此話說出來,將對佛門在人們中的信仰之力是個沉重打擊。
經書上記述:佛門接管地府時間並不長,也才一期時間。地府本一直是道家的豐都大帝在掌管。
天地之數,為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也就是說一元為天地一輪迴之壽命數;一元分為十二會,一會為一萬八百歲;一會為兩期,一期為五千四百歲。對應於一天的時間裡,一期即是半個時辰,也就是現在說的一小時。一天二十四小時,對應二十四期。二十四期合起來,又正好是一元之數。
一期時間前,如來佛祖有感於三界生靈死後地府的管理混亂不堪,地府章法不全,精心研究,創立了六道輪迴,並傳於座下第一大弟子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於玉帝的仙佛大會上,跟豐都地府的豐都大帝辯法,他首次提出六道輪迴的管理辦法,深得漫天神佛的讚揚,一舉擊敗了豐都大帝陳舊的三生輪迴管理法。
自此,地藏王菩薩被玉帝任命為地府之主,佛門從此接管了地府,頒佈了地府的新管理辦法,並首創了十八層地獄這震動三界的新建築,為了把枉死的人和正常死亡的人區別開來,以方便管理,以使地府秩序井然。——(地府秩序井然,則人間秩序正道。人間秩序正道,則天界吉祥。天地人三界秩序息息相關。)——於是,地藏王菩薩接手地府後又修建了枉死城,對三界枉死的生靈進行專門的管理。
十八層地獄和枉死城這兩個新舉措,還有六道輪迴的新管理辦法,深得玉帝賞識,地藏王菩薩也因此名動三界,坐穩了地府之主的寶座,徹底取代了道家的豐都大帝,成為了地府之主,接管了豐都大帝手下的十殿閻羅。
只是沒有想到的是,地藏王菩薩接管地府之後,佛門修建的枉死城裡的枉死冤魂,竟然並不能超生。
這是佛門之恥還是另有玄機?
玄奘智慧深遠,卻限於道果淺薄,無法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想不明白,徒費精神,玄奘就不去想枉死城這件大事,但是有兩個人,他卻無法控制思緒不去想,那就是自己的母親殷溫嬌和父親劉煒。
如果父母陽壽未盡而自殺,那就是枉死,不得超生的。
那該如何是好?
不行,得想個辦法。可是能想個什麼辦法?枉死的人不能超生,佛門代代相傳的往生經文無用。以玄奘如此淺薄的道恆,也自然創造不出來能超度枉死冤魂的經文來。能自創經文,最少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