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瓦茨城的王爺府內,氣氛沉重而壓抑。
蒯龍坐在堂上,身著素衣,面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忍受不住內心巨大的衝擊,讓蒯龍對於孔銀鴻最後的所作所為已經加入了個人的恩怨。
面對蒯龍的質問,丹虹清也只能無奈的看向孔銀鴻原本英俊的臉,此刻卻滿是草原風吹日曬後的滄桑模樣。
“王爺,念在一起長大的份上,且莫錄幫助的是鳳岐,孔銀鴻袖箭射殺莫錄,也是擔心您的安全。”丹虹清能說的理由一口氣全都說了出來。畢竟孔銀鴻潛伏鳳岐這幾年都是為了替她洗脫罪名,用心也用情,否則他完全可以跟隨蒯龍身邊,哪怕是前線拼殺也一樣戰功赫赫了。
孔銀鴻聞言,內心巨震,對於莫錄的情況他並不瞭解,僅僅只是假死的時候,聽到隻言片語。
當時袖箭發出,只是為了射殺莫錄這個黑風旗的創辦人,以為立下一個大功。
當即說道:“王爺,鳳岐原本的戰力僅有五支分屬的騎兵。鳳岐王基本不掌握軍力,末將查明,全是莫錄在鳳岐王自己的私人親王基礎上,挑選鳳岐的孤兒組成的黑風旗。一個大蜀國人幫助鳳岐組建軍隊,本就是叛逆,殺之無錯。”
“本王說你殺錯了嗎?”蒯龍眼睛狠狠的盯住孔銀鴻,“你既然知曉莫錄是建立黑風旗之人,當知還有不少秘密只有他知道。為什麼不事先傳回訊息?”
孔銀鴻回應道:“末將之前把黑風旗視為京都禁軍之類的,也未曾在意。且黑風旗每次出行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人數。直到兵敗退出鳳岐古城,末將才發覺黑風旗其實就在五大長老的部屬之中,並沒有單獨成軍,而是戰時才聽號令迴歸的。”
蒯龍聽完孔銀鴻所說,心頭也是一驚,怪不得連孔銀鴻在內的幾族探子都沒有查明這支騎兵的真實面目,看來師兄莫錄為此還真的做足了準備。
“鳳岐王究竟是什麼時候前往潘奧山脈的?”蒯龍瞪大雙眼,緊緊跟隨著追問起來。
只見孔銀鴻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之色,緩緩開口回答道:“這也正是末將此番隨莫錄再度折返鳳岐古城的關鍵!”
緊接著,他開始詳細講述起這些年在鳳岐古城暗中探查所獲取到的諸多機密資訊,尤其是當大蜀國大軍壓境、直逼城下之後所洞悉的驚人內幕。
此前傳回來的每一份情報,無論是最初的點滴線索還是最終那次夜姬胡來的最後的訊息,無一不是精準無誤的。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就在大蜀國的雄師如潮水般湧至小瓦茨之際,那原本毫無蹤跡可尋的黑風旗竟突然橫空出世,猶如一道黑色旋風席捲而來,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鳳岐古城中的五位德高望重的長老皆是驚愕不已。
莫錄力壓五位長老,要等大蜀國軍隊在小瓦茨、盧坡、丁目消耗之後,在鳳岐古城外,利用騎兵優勢給予大蜀國軍隊迎頭痛擊。
這也是為什麼蒯龍攻打外圍這三族土城的時候,鳳岐並沒有支援的原因之一。
以逸待勞,加上原本騎兵的優勢和黑風旗,鳳岐的勝算還是很大的。
可是,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細節卻是連那五位見多識廣的長老都未曾察覺到的,鳳岐王並未真正前往潘奧山脈,看似是護送鳳岐王和他的兒子之後返回的黑風旗,他隱匿身份潛回鳳岐古城。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這一切的根源,則源自於事先探子們費盡心思查明的鳳岐王與五位長老之間由來已久的權力紛爭以及彼此間難以調和的矛盾糾葛。
這位野心勃勃的鳳岐王趁著自己的愛子被安全送出城後,看準了大蜀國來襲這個絕佳時機,妄圖藉助外部壓力一舉壓制住五位長老,從而實現獨自掌控整個鳳岐大權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