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解放碑出來,王加偉帶著陳奇和霍卓然直接去了尖沙咀旁邊的深水埗,這裡,也是蔡志明和鍾春嬌的家。
港島十八區,深水埗不算最窮的,但確是最顯眼的,因為它就在港島最繁華的尖沙咀旁邊。
走出貧窮的家裡,只需要幾分鐘,就能看到繁華的尖沙咀,這就是巨大的落差感。
從尖沙咀穿過一條小巷,擁擠的深水埗居民區就就呈現在了他們面前。
這裡的房屋鱗次櫛比,擁擠又狹窄,光是站在街上看著兩邊的房屋,就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壓迫感。
霍卓然的內心更是複雜,當年他哥就是為了給這群人一個明天,才對港島房地產動手的。
但後面他用盡了一切,把房價打低了10,然後就放棄了。
霍卓越放棄,不是因為其他勢力的針對,如果真的能夠給港島居民換好的居住環境,他都敢拿上家底和他們對拼。
哪怕霍振華也會支援,因為他們知道商以民為本,沒有民的支援哪兒來的錢。
真正讓他放棄的是港島自身的條件,因為港島的地真的太緊張了,人口又多。
哪怕把房價打下來了,依然是沒有地給他們住,因為港島的地已經開發到極限了,再擴張就要破壞港島生態了。
王加偉開口問道:
“你知道霧都大廈嗎。”
陳奇點頭:
“有聽過傳聞,據說是港島最亂的地方,很多阿三還有外來人口在那邊居住。”
王加偉伸手指著前方遠處一座老舊壓抑的建築:
“那就是霧都大廈,這邊進去,那麼另外一邊就是尖沙咀和中環。”
“同樣,另外一邊進來,裡面走到底就是這裡”
“一頓快餐的出餐時間,是一分鐘,吃一餐飯的時間,是八分鐘,加起來九分鐘。”
“而從這裡走出去,再走回來,也是九分鐘。”
“港島就是這樣,從貧困到富饒,只需要一餐飯的時間,全國都沒有這樣的地方了。”
他又指著周圍最具備港島特色的城寨建築:
“住在這裡的這些人,可能一輩子也看不到被遮住的太陽,我說的,是他們心裡的太陽。”
霍卓然嘆氣:
“這些地方,我們想過重建,但港島不是內地,光是一個深水埗就有三十萬人口,這些城寨風格建築都是連著的,拆一棟,就要拆一片。”
“並且就算把房子拆了首先沒有足夠多的地方安置他們。”
“其次就算拆了重建,他們的居住面積也不會有很多變化,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陳奇聽著他們的話,看向了街邊一些依舊玩鬧快樂的小朋友。
這些小朋友在現在是無憂無慮,但隨著他們成長,他們都是一個個的蔡志明,鍾春嬌。
貧富落差就在眼前,不可能說不去想就就能忽視的。
想要人一直生活在黑暗,那麼就不能讓他見過光明,如果讓一個人每天見到光明,自己卻一直生活在黑暗,那也是很折磨的。
王加偉見陳奇停下,自己去旁邊買了汽水靠著牆壁:
“注意看一看小孩和大人臉上的區別吧。”
陳奇這才想起去觀察住在這裡的成年人。
他們身上穿的乾淨整齊,要是放在尖沙咀街上,妥妥一個港島精英。
但在這裡,他們十分格格不入,並且這些成年人的臉上,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只有麻木。
霍卓然臉上也很是難受,因為這裡人的長輩們,曾經也是跟著他爺爺一起衝鋒陷陣的戰友。
但現實的條件真的很絕望,強如霍家,也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王加偉繼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