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完鐵鍋燉回到房間,張濤和陳奇說著他今天瞭解到的事情:
“沈城算是東北文娛大城了,這邊有兩個a級打歌節目,不過裝置最好的,是《北樂之聲》,這個舞臺是春晚級別的,每年春晚這邊會有節目。”
陳奇靠著沙發思索著:
“節目先不急,現在還沒點子濤哥,明天先陪我去一趟明月福利院吧,準備點棉襖啥的,馬上過冬了。”
“好,那月月父親那邊呢?”
陳奇說道:
“看情況吧,要是明天結束的早,下午去看叔叔,不行就後天了,因為明天阿良他們要集合準備合場。”
張濤意會:
“你是不想讓洪雪良帶你去?”
“嗯畢竟是要問和他身世有關的,沒有結果前還是不要讓他把注意力放到這上面來,容易影響狀態。”
“好。”
第二天,張濤一大早就去了本地的服裝廠,買了很多不同型號的棉襖大衣,加棉鞋,手套,耳罩,東北的冬天凍死人是字面意思,保暖很重要。
這馬上十一月份,天氣都開始涼了,提前準備著新棉襖也好點。
選拔賽的集合是在下午,他們晉級的全部選手都會到各個賽區的集合點統一待命,等待合場分配。
十點,陳奇帶著一車的東西,和張濤黎耀東抵達了明月福利院。
這個地方已經是接近沈城農村了,周圍的環境和繁華的城市有著鮮明的對比。
【明月福利院】
一個有些老舊的院子門口,正是明月的名牌。
這個福利社有些年頭了,到處都能看到翻新的痕跡。
聽洪雪良說,這裡其實一直都是院裡走出去的孩子一點點拼湊維持到現在的。
已經很多年沒有福利協會的人來資助,但它卻開得好好的。
“那個,小夥,你有事兒嗎?”
有些斑駁的鐵門內,一個老頭端著茶缸看著門口的陳奇,陳奇連忙道:
“老師你好,我是洪雪良的朋友,來幫他送一點衣服過來。”
聽到洪雪良,老頭子笑得臉上都是褶子:
“啊!良子啊!哎!你不是那個大明星嗎!?來來來,進來坐,哈哈哈,這裡好多年沒來客了!!”
這個老頭子叫黃臻,福利院的門衛,幹了很多年了,可以說是看著洪雪良長大的,他也是第一個發現洪雪良的恩人。
在黃臻的介紹下,陳奇找到了明月福利院的院長,鄭清秋。
鄭清秋六十了,早年間是個教書先生,後來開辦了這個福利院的時候,他被調來做了校長,這一干就是三十年。
“小陳啊,學良那孩子受你們照顧了啊,謝謝啊,當年他要去南韓,我們其實都挺擔心的,畢竟他那韓語都是自己買的二手書學的,能不能交流都不清楚。”
“不過好在,他遇到了你們這幫朋友,沒有嫌棄他,謝謝你們啊。”
老校長63,但看著像是83,這些年操勞已經讓他透支很多了,但他的眼睛是如此的明亮清澈,正是因為他的堅守,這家福利院才開了三十多年。
“沒,我們都互幫互助,阿良也幫我們很多的。”陳奇想著辦法切入話題:
“這不他在比賽嘛,我正好空著,想著先替他來看看你們,也順便帶了一些厚衣服,馬上又是新的一年,換身新衣服也舒服嘛。”
也不知道是新衣服觸動了鄭老,還是厚衣服觸動了鄭老。
老人家聽到後拉著陳奇的手,硬是頓了半天才說道:
“有心啦有心了衣服好啊,冬天就不怕冷,凍不死人了”
陳奇納悶兒:
“福利院很缺保暖裝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