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部分 (第4/5頁)

“五毛錢特效”在網友中引起激烈的討論,該劇號稱單集製作成本上千萬,但觀眾的感受卻是特效“渣得不能再渣”。

假設片方在製作成本上的宣傳沒有摻水,該花在特效上的錢也都花了。但《盜墓筆記》三集時長就已經相當於一部電影,而一部投資3000萬的電影。即使在太平洋對岸也不算大製作。

對於《盜墓筆記》這種以視覺奇觀為主要賣點的作品,這點投資必然杯水車薪,誰能指望3000萬rmb帶來多好的特效?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卻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特效製作是一個工業化很強的行業,好的流程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好的流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實踐中反覆打磨。

雖然特效製作的流程大同小異,但在執行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很大的區別,不過目前主流的好萊塢視效團隊在各方面都很成熟和嚴謹,他們擁有完善的工業流程,不論後期製片管理還是技術能力都已經非常成熟。

其中的代表無疑就是被杜克收入囊中的工業光魔。

最早。好萊塢的特效公司都不太講究流程的,工業光魔花了很多的時間研究這個問題,之後差不多變成了整個行業的一個標準,如今每個公司都希望拿工業光魔的流程來用。

工業光魔的工作都是連續性的,包括從開發到稽核、溝通、定稿,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套嚴格的程式。

這也是杜克在好萊塢二十年,首選的特效合作方一直是工業光魔的重要原因。

在杜克的劇組裡,特效團隊是非常重要的一份子,從最早的時候開始,他就沒有把特效團隊從劇組中割裂過。

任何一項需要多人協同完成的工作都需要溝通,這並不限於電影領域,更不限於特效行業。

但由於電影特效天然的技術壁壘,很多劇組把前期籌備、拍攝和特效製作割裂為少有交集的兩部分,而這正是電影特效製作的大忌,想獲得好的特效效果,從電影專案啟動之時起,劇組前期團隊就必須和特效團隊時刻保持良好的溝通。

在製作開始前,杜克要確保所有的特效公司對所製作的內容有充分的瞭解。

工業光魔的視效指導在導演工作室與杜克、剪輯師麥克?道森和副導演安娜?普林茨先進行充分的溝通,確認杜克的想法和所有鏡頭的製作要求。

然後他們再與其他負責個別場次的特效公司溝通具體制作要求,針對關鍵場次,杜克先透過簡單的圖片確認環境、位置等關鍵因素,等圖片確認後,特效公司製作出初級帶動畫的鏡頭,再與他確認,最後才製作最終效果鏡頭。

當然,不同的導演對待特效製作的態度也是不同的。

像是杜克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類的導演,不會太過問特效製作的細節,只是很明確的告訴特效團隊他們要的是什麼,而特效團隊有了明確的目標,就可以準確的製作出他們想要的畫面和鏡頭。

另外一類比如詹姆斯?卡梅隆這樣的導演,對特效製作的過程非常的上心,會想看到不同的版本,瞭解到製作的進度,這也是非常良好的溝通模式。

還有一些導演,對特效製作所知甚少,自己又不能準確描述想呈現的最終效果,或者對特效製作不夠重視,很少在前期籌備、拍攝時有意識的配合,結果自然是特效質量難以保證,反覆修改也會增加特效製作的成本。

除去正片,杜克還就影片的片尾不斷與自己團隊的人進行溝通。

就和電影本身一樣,杜克希望片尾裡也能夾雜許多不同的元素,讓每一個角色都會露一次臉,同時還會表現出他們最主要的特色。

最好是不出現真人的畫面,而讓每個角色最具特色的物件出現一次,比如鋼鐵俠的頭盔,雷神的錘子、美國隊長

最新小說: 從夢幻西遊開始的遊戲人生 NBA模板麥迪,拯救籃網三巨頭 迷霧求生:從昇華萬物開始無敵 我若為星君為月 直男超甜,男主瘋狂獻上女主劇本 眉莊:純元不死你等不過爾爾 韓娛?不不不我是來當全球頂流的 文案館全劇終 逆天裝備 星鐵:執念未了,過往依舊 龍族:從覺醒言靈皇帝開始 網遊之刀問江湖 原神:更新後手機連線了提瓦特 全息挑戰:大學生無限求生遊戲 白天澄清緋聞,晚上瘋批偷偷黑我 全民遊戲化,只有我唯一職業 風流短跑之神 穿成賈母后全府跟我搞事業 星軌戰紀:全能指揮官 我與老婆令人心梗的戀愛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