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莎是好萊塢中最早使用“電話銀行”手段的人,麗莎和她的團隊幾乎每天都會打電話給學院成員,“你看了我給你寄過去的《地心引力》的dvd了嗎?你真要快點看看,這片真的很好。”
等確定學院成員看過電影后,麗莎又會繼續電話轟炸,“大家都覺得這片特別好,你不覺得斯嘉麗?約翰遜該得奧斯卡麼?”
此外,杜克還請來了前任白宮公關關係事務的負責人統籌他這方面的公關事宜,為地心引力》發郵件給華納以外的媒體,裡面寫滿各種有關斯嘉麗?約翰遜表演的如何出色,平時又是多麼的才華出眾等等,以便透過媒體向學院成員‘洗腦’。
根據杜克找專業公司得出的統計,在接近6000名學院評委中,平均年齡為65歲,年齡小於50歲的評委只有百分之十二,所有評委中近百分之九十五為白種人,百分之七十七為男性。
這也意味著,要想獲得奧斯卡,更多的需要考慮佔絕大多數的中老年白人男性評委的愛好。
一部影片獲得入選資格很容易,除了例行的申報之外,只要在洛杉磯郡的商業影院中放映一週,然後將相關檔案發給學院即可。
除了寄送電影dvd給評委這種慣有手段之外,送禮物、電話轟炸、舉辦內部放映招待會等都是爭取票數的絕佳手段,送禮和電話轟炸儘管已經被學院明令禁止,卻根本無法杜絕,包括杜克在內,幾乎所有想要有作為的片方,依然在使用這些手段。
杜克很早就認識到了媒體對公眾乃至學院成員的影響,從一開始就注意營造影片和斯嘉麗的表演口碑,不但積極反擊一些攻擊觀點,還堅持不懈的抹黑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但做到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一場加一場的拉片會,在杜克如流水般灑出的金錢下,不斷在洛杉磯召開,這都是非常高階和奢華的派對,最為重要的是對學院的會員是完全免費開放,杜克的團隊在《地心引力》硬廣鋪天蓋地的同時還邀請評委們參加一切免費的各色高階酒會,舉辦各種各樣明星出席的私人放映以及買斷多個娛樂媒體專欄密集報道自己的影片。
麗莎?塔貝克的公司給給《好萊塢報道者》的訂戶們發了“供你參考”的電郵,其中引用了學院一位資深人員的話:“1980後出生的演員被忽視很久了,斯嘉麗?約翰遜在《地心引力》中的表演理所應當讓她贏一次!”
這些其實都在打規則的擦邊球,但好萊塢大部分人都在這麼做,學院想要抓典型也不會對知名專案下手,否則去年的《拆彈部隊》也不可能拿到最佳影片。
約翰?埃裡克森是居住在新墨西哥州聖達菲的一位退休演員,也算是學院的一名資深會員,早晨剛剛起床,還沒有來得及吃早飯,就接到了來自洛杉磯的一通電話。
“請問是約翰?埃裡克森先生嗎?”
電話中的女聲清脆悅耳,很輕鬆的就打消了約翰?埃裡克森的一些不滿,在他回答了一句話後,對面例行問候了幾句,直接切入了正題。
“請問你收到了《地心引力》的碟片嗎?”
聽到這話,約翰?埃裡克森立即響起前段時間受到的包裹,其中好像是有這麼個光碟,只是當初都把心思放在了郵寄來的精美禮物上,始終沒有理會光碟。
“是的,我收到了。”他回答道。
對面立即問道,“你看過光碟了嗎?”
“抱歉,我還沒有來得及。”
“那你能儘快看看嗎?”
聽著這悅耳溫柔的催促聲,想起那些看似不起眼實則很精美的禮物,約翰?埃裡克森馬上應了下來,“我今天就去看。”
約翰?埃裡克森本來也沒有重要的事,結束通話電話,去儲物室找來了製作精美的光碟,塞進影碟機中,耐心的觀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