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北宋帝國雙璧 > 第42章 守株待兔

第42章 守株待兔 (第1/3頁)

公元980年10月20日,耶律賢的御駕從幽州抵達固安縣,遼軍的兵鋒直指宋遼邊境的重要關口瓦橋關(今河北雄縣境內)。至此,宋朝這邊終於是破案了——原來遼國這一次舉國南侵的突破口是在瓦橋關!

訊息傳入開封,宋朝的朝臣們是集體震恐,這種場面與當年遼國朝廷在得知趙光義率領幾十萬大軍圍困幽州之時的反應幾乎是別無二致。但是,請為宋朝慶幸吧!這時候宋朝的皇帝不是趙佶,也不是趙佶的兒子趙桓,更不是趙構,他是此生從不畏懼任何挑戰的宋太宗趙光義。

此時的趙光義已經穩重很多了,有了滿城和雁門關的勝利,他仍然相信前方的宋軍將士可以應付遼軍的入侵,至少也是可以為他抵擋一陣子。在命令禁軍馬軍都指揮使米信帶領一部分宋朝最為精銳的中央禁軍前去增援定州的同時,趙光義也做好了再次御駕親征的打算,他當即下令徵調民夫整修從開封通往雄州的道路。

既然你耶律賢這麼一個藥罐子都敢御駕親征,那我趙光義又有何所懼?你既然想來跟我拼命,我正好也有這個意思,那就讓我們直接亮出所有的傢伙事兒來個一戰定生死。

宋遼瓦橋關之戰其實跟幽州之戰在某些地方很相似,但不同的地方也有很多。趙光義當年是拼了命地想要拿下幽州,但遼國人對瓦橋關沒有興趣,他們的戰略目的很明確——就是圍城打援,相同點就在於圍城的一方都是由皇帝率領的幾十萬親征大軍。當年幽州周邊的遼軍因為實力不足不敢與趙光義的龐大軍團正面交戰,而此時散佈在瓦橋關周邊的宋軍在沒有接到皇命之前也是不敢單獨來招惹耶律賢。另外,宋軍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河北大地的宋軍儘管人數眾多但都分散於各地且沒有統一的指揮系統,也就是沒有一個統帥。

崔彥進、李漢瓊、孟玄喆,這些統兵大將都有各自的防區,但在未得到趙光義的命令之前他們是不得擅離職守的,因為他們的防區也很重要。而且,即使這些人都去赴援但卻沒有一個主帥,這就像滿城之戰那樣,幾位官職幾乎平等的大將要靠一場聯席會議才能商量出一個作戰的方案。

對方是皇帝親率的幾十萬大軍,而己方則是各自領兵一兩萬的各路將帥,而且軍中沒有一個像當年攻滅南漢時的潘美以及攻伐南唐時的曹彬那樣的一個軍事統帥負責統一指揮,這仗還怎麼打?但是,這也就是我們在此發發牢騷乾著急罷了,因為這正是趙光義自覺得意之處。

在趙光義看來,如果讓某個大將統領十萬左右的精銳之師,那他就會覺得自己的皇位不穩固,他哥哥的皇位是怎麼來的?不就是以抵禦遼國入侵為名趁機在軍中登基稱帝嗎?而且別忘了後晉是怎麼亡國的,那就是北方前線的統帥杜重威面對遼軍入寇時而臨陣反水。確實,如果是在和平時期這樣的安排確實有隱患,可現在是戰時,你趙光義為什麼不為河北前線安排一個主帥?我們也不要為此而太過著急,趙光義對此其實是有安排的,因為這個主帥就是他自己,只不過他這個主帥現在還不到親赴前線的時候。

我個人一直願意相信甚至是堅信趙光義在高粱河之敗後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去深入地總結過這場戰爭的得失,他思考的問題無非就是兩個:宋軍當時為什麼會失敗?遼軍為什麼會勝利?這兩個問題其實答案都只有一個,宋軍失敗的原因就在於對幽州城久攻不下導致軍力受損士氣低落,幽州城裡的韓德讓將宋軍的銳氣幾乎全部耗光,而等到宋軍戰力衰竭之時耶律休哥的十萬援軍卻突然殺出並最終將宋軍擊潰。

有鑑於此,趙光義決定給遼國人來一出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你耶律賢不是要攻打瓦橋關嗎?那我就在瓦橋關囤積重兵先拖住你,讓你也嚐嚐我當年在幽州城下啃城牆的滋味,然後等到你精力耗盡之時我再率領禁軍主力將你打趴下,我要將高粱河之戰裡

最新小說: 穿越現代女王的古代稱霸路 鎮國世子爺 快穿之摸魚日常 斬神:獻祭而已,咋就成反派了? 執掌風雲:從一等功臣走向權力巔峰 戰錘:決定走群星包圍亞空間路線 我,波風水門,一點也不陰!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 穿書太監太會審時度勢了! 穿進封神,簽到獲得原神技能 穿越女親王 夢迴西晉娶女帝 四合院:開局回收大師級鉗工技能 HP實用古代魔法的風神寵兒 為了成神的我欺騙古人 重走西遊: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 大明狗腿子 時空亂敘 穿越古代無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