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正是呂端,趙匡胤當政時期官拜參知政事的呂餘慶的親弟弟,之所以要說呂端是個超級倒黴蛋就是因為之前趙廷美任開封府尹的時候他就是開封府的判官。
作為趙廷美的重要幕僚和屬官,呂端在趙廷美倒臺之前就被趙光義給收拾了一頓,他因為被人告發幫助秦王府的人違規購買竹木而被髮配至商州做司戶參軍。後來他忙死忙活地好不容易透過勤懇工作才又重新回到京城再又當上了一名京官——大理寺少卿兼右諫議大夫,可就在這時候幸運女神再又“眷顧”了這位體態豐碩的幸運星,呂端又被任命為開封府的判官,但這回他是趙光義兒子的屬官,想必這次應該沒有什麼危險了吧?
事實也確實如此,趙元僖擔任開封府尹前後共七年,這期間他在工作方面一直是勤勤懇懇且毫無過失。照此發展下去,等到趙元僖登基那天,呂端勢必也會跟著一起飛黃騰達,至少將來混個宰相是不在話下。可是,超級倒黴蛋這頂帽子不是誰都可以戴的,呂端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個趙元僖會突然間被自己的女人給搞死,而且此事又拔出蘿蔔帶出泥,趙元僖的種種不法之舉也隨之曝光於趙光義的面前。於是乎,作為開封府衙的重要官員,呂端也再次被牽連,而他的罪名則是對趙元僖“輔助無狀”,就是說趙元僖會做出那些混賬事都是因為呂端等人沒有教好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等到趙元僖手下的這些官員前往考課院領受最後的處罰時,他們被允許在前往外貶之地前與皇帝見上一面。這些人見了趙光義都跪地痛哭,但他們不是在為自己的過失或罪名而哭泣,而是在說自己上有老孃下有子孫要供養,這日子實在是過得苦,希望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不要把他們貶得太遠更不要削減他們的俸祿,要不然他們實在是沒法活了。
待到呂端上前時,這位已經快滿六十歲的老頭卻顯得格外與眾不同。他對趙光義說道:“陛下,我之前輔佐秦王時就因為犯事而被處罰過,最後是因為你的恩德我才重新被起用。如今許王又出事,這都是因為我這個做下屬的沒有盡到自己的本分,如果你不對我進行重罰,我自己都會覺得過意不去。所以,請你重重地處罰我吧!”
呂端這話或許是氣話,也或許是對於趙元僖之死的自責,但趙光義對此話卻是聽得格外順耳。對於呂端,趙光義其實是非常賞識的,如若不然,僅僅只是因為他曾經是趙廷美的舊部就足以讓他永世不能翻身,而趙光義後來派他去給自己的兒子趙元僖做副官更是能夠看出趙光義對呂端個人能力及德行的高度認可。這一次他之所以要貶呂端完全不是因為他真的覺得呂端有罪,而是為了做到“雨露均霑”,所有趙元僖的下屬官吏都被外貶,你呂端自然不能獨善其身,要不然這天子的公平和公正之心何在?
對於呂端的這一番慷慨陳詞,趙光義回答了他四個字——朕自知卿。意思就是說,你呂端是什麼人我心裡是有數的,你就放心去外地上任吧!
果然,在不久之後呂端就再次被召回京城並升任樞密直學士。又過了幾個月,呂端直接升任參知政事。
對一個深情的人來說,奪走他深愛之人的生命絕對能讓他感受到人世間最深的痛苦。那麼,要讓這個人從這份看似沒有邊界的痛苦裡走出來,最好的辦法又是什麼?這個問題我不給答案,因為沒有標準答案。
說這個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說趙元僖在死亡之初確實讓趙光義悲痛不已,但當這份愛開始轉變為怨恨之後,他心中的鬱結也就此慢慢消散。再者說,他也犯不上為一個忤逆不孝的兒子而傷身傷神,他又不是隻有這麼一個兒子,未來的真龍天子真宗陛下這會兒早就在後臺收拾利索準備要登場了。可嘆的是,作為身系天下安危的帝王總是會有諸多的麻煩事隨時都在凝聚成團然後在某個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