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北宋帝國江山 > 第36章 蛟龍騰空

第36章 蛟龍騰空 (第2/3頁)

下,我親愛的哥哥,國之安危存亡,在德不在險啊!”

趙光義這話的意思就是說只要我們大宋的皇帝個個都德行高尚就能萬事大吉,就能讓四夷臣服,而想著用天險來穩固江山社稷根本就沒有什麼用,也只有那些無德的帝王才會把江山的安危寄託在那些所謂的天險之上。

趙匡胤對此的回應是當場沉默,可我在這裡就很想問一句未來的太宗陛下:“既然如此,那你後來為何要在開封屯積比你哥哥當朝時期數量還要龐大的禁軍?你不是有德嗎?你的德行不是可以保社稷安全嗎?”

在德不在險,這話用來治理內政、防止內亂上面絕對是真理,是神聖而光輝的治國之道,但在抵禦外敵這方面這句話簡直就是腦殘級別的屁話。請問你趙光義有德嗎?就算有,可後來的遼國人被你的德嚇住了嗎?党項人被你的德嚇住了嗎?如果國家之安危真的是在德不在險,那你幹嘛不解散軍隊讓全國人民都讀書修德,那樣你的國家不就萬年永固了嗎?可事實上在你的手裡大宋朝可是四處漏風啊!那時候你的德又在哪裡呢?怎麼不把它們派出去抵禦外敵呢?

,!

另外,說到德,先是有趙匡胤不明不白地突然暴斃而崩,然後你趙光義又吃相極為難看地搶奪了自己侄兒的皇位,然後你哥哥的兩個兒子先後離奇地死去,你的弟弟趙廷美也貶死於房州,你的皇嫂死後你卻拒不發喪,還有你對李煜老婆小周後的那些傳聞中的所作所為,這些事哪一件能夠體現你的德?在德不在險——你配說這句話嗎?配提這個德字嗎?

很抱歉!我承認我在個人主觀情緒上對趙光義這個人有很深的成見,關於他這個人我有很多話想說,但現在還不是時候,我們還是回過頭再來說遷都這件事。

在趙光義說出那句經典的“在德不在險”之後,氣急敗壞的他竟然很是狂妄地直接當場拂袖而去。誠然,趙光義是當朝皇帝的胞弟,可是他畢竟是臣子,如此失禮的行為實在是有違君臣之道,可他仗著趙匡胤對他的寬容愣是把君臣之禮給拋之於腦後且根本不擔心趙匡胤會把他怎麼樣。

更離譜的是趙匡胤對此的反應,他先是望著趙光義漸行漸遠的背影發呆,等到其走遠之後,他才對左右之人說道:“晉王這話說得的確沒錯,然而不出百年,開封這種舉全國之力供保一方的局面必定會耗盡天下之力。”

很不幸的是,天選之子的這個預言後來真的就應驗了。百年之後,開封依靠全國各地的供養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但當它被金國人攻破之後,北宋也就此滅亡。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只是如今的我們總是會去想象:如果宋朝當時真的把都城西遷至洛陽或長安,那麼後來的靖康之恥以及所謂的二帝北狩的歷史悲劇是不是就不會上演呢?

歷史寫到這裡的時候,史書再次出現了斷篇。趙光義公開站出來表示反對遷都,叩頭請諫未果之後就揚長而去,而趙匡胤則是沉默。在這之後,似乎什麼事都沒有發生,然後趙匡胤就又乖乖地回到了開封,遷都之事就此不了了之。然而,歷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嗎?很遺憾,關於這段歷史在史書上被抹得一乾二淨,真的就是什麼也沒有記載,如果有隻能去野史或民間傳說裡去找。但是,就如前面所言,這中間肯定是有事情發生的,只是可能太過勁爆或敏感以至於落得個被人為抹平的下場。所以,我們只能去猜,即使是猜都只能瞎猜,但可想而知的是,憑藉趙光義手中的資源和實力他一定會加以利用並最終促使趙匡胤不得不在重壓和形勢面前低下自己高貴的帝王頭顱——放棄遷都。

趙光義手中的資源和實力有多強大呢?他自己做了十幾年的開封府尹,其影響力可謂是遍佈開封城的每一個角落:他很早就在私底下透過自己的手下幹著交結地方官員、朝中大臣以及禁軍將領的事兒;在扳倒趙普的時候他更

最新小說: 華夏最強主播:從主播到全球帝王 系統!我有召喚軍火異能 明末風雲:亂世殤歌 穿越之鐵血捕快 沉默的戰神 穿越賈璉之慢節奏生活 三國之現代魂 穿成二創文許沁,妹妹等她走劇情 快穿之非炮灰女配 晉世傳奇之雄霸天下 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麼事了 四合院:斃了易天尊,嘎了聾老太 四合院:當穿越者遇到傻柱重生 鷹揚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馬其頓王朝 四合院:神級垂釣系統 約戰:姓為岡峰的愚者 穿越後我還是戴黃盔穿黃袍 三國:人屠現世,請諸位赴死 人在萌學園,我改變劇情就變強! 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