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對和珅十分了解。
所以紀曉嵐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
和珅大機率會丟卒保車,上有和珅自己,中間有云州知府。
所以燕城的這幫官吏,大機率是要被和珅拋棄了。
但紀曉嵐不願意這麼做。
他也是有野心的,自己要解決的不止是燕城這一片,而是整個災區,甚至將這把火燒到和珅身上。
這是屬於兩人之間的博弈!
紀曉嵐深知和珅的強大,所以他不能走。
準確的說,他要拖住和珅,給杜小月爭取時間,因為只有乾隆回來了,自己這把火才有繼續燒下去的資格。
而另一邊呢?
作為紀曉嵐的一生之敵,和珅是一個很可怕的boss。
他的心智和才能,絕非一般人能比擬的。
紀曉嵐並不知道,和珅與福康安,兩人其實是一前一後抵達燕城。
但和珅卻沒有和福康安一樣,傻乎乎的帶人去找紀曉嵐理論。
因為和珅很清楚,這樣做沒有任何效果。
此刻的紀曉嵐手裡拿著自己的大印。
在這個沒有網路,沒有實名制的時代。
人雖然是假的,但大印是真的。
燕城的這幫官吏不一樣,他們的級別太低。
除了每年送禮的時候,在禮單上標記了姓名,其他的,和珅是一概不知。
這也就造成了一個十分可怕的後果。
因為對方拿著和珅的大印,別說是對自己很熟悉的紀曉嵐,就算是隨便來的一個人。
只要裝得像,他就能是和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所以和珅並沒有第一時間露面,而是讓手下連夜寫了一封信,透過內部渠道,將這封信交給燕城的這幫官吏手中!
其實喊不喊紀曉嵐過來,在這個時候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昨夜抵達燕城的這封信件已經送到。
只要這些官吏不是傻子,就應該知道之前來的這個和珅是假的。
但和珅做事講究的一個出師有名,滴水不漏,不然他也不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擁有權傾朝野的勢力。
大印是皇上讓自己換的。
說明紀曉嵐所做的這些事情,皇上是一清二楚,甚至參與其中。
這個雷,和珅不能碰。
況且紀曉嵐能想到的問題,和珅自然也能想到。
燕城的這幫官吏是救不下來了,但云州府的可以保一保。
雖然不知道這一路皇上都看到了些什麼。
但肯定是一肚子的火。
邪火不是火,是一根刺。
現在不點燃,不代表以後不會被點燃,說不定下一次燒起來更猛烈。
所以這把火,無論如何都要發洩出來。
而燕城這幫官吏,他們的大小正合適!
所以和珅故意隱瞞這些官吏,他不告訴這些人皇上來了,也不告訴他們紀曉嵐很有可能會官復原職。
兩人一個是權傾朝野的大佬,一個是被皇上革職為民的犯官。
再加上大清朝所有人都知道兩人不對付。
都不需要和珅刻意引導,燕城的這幫蠢貨就會爭先恐後的打壓紀曉嵐。
至於事後的問題?
乾隆怪罪下來,自己丟個面子,但賺了裡子。
皇上也舒服了,紀曉嵐也沒話說,燕城的這幫官吏也都被斬了。
當然,眼前的紀曉嵐,肯定是要被關起來的。
就如同紀曉嵐想要拖住和珅一樣。
和珅也不希望紀曉嵐這個討人厭的傢伙繼續在外面蹦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