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安也擰著眉,她沒想到石寧達在全然不佔優勢的情況下還敢提這種不利她的條件,不知是該說他太過魯莽,還是藝高人膽大。
元武雖然是個粗人,但是也知道二百里是個什麼概念,後撤二百里,不止意味著石寧達方面渡江之後陳念安這邊沒法立刻組織有效反擊,就算想要反擊,也難以將石寧達的隊伍再逼退到江水那邊,到時便只能真刀真槍的繼續拼兵力。
陳念安陷入了沉思,她深知答應石寧達的條件風險極大,但如果不答應,雙方的僵持局面又難以打破。權衡利弊後,她決定派遣使者再次前往石寧達處,試圖與他進行進一步的談判。
陳念安這一次表示,可以後撤一定距離,但絕不能是二百里。她提出後撤一百里,正常行軍兩日的距離。
石寧達收到陳念安的新提議後,再次陷入了猶豫。他明白陳念安不會輕易答應後撤二百里的要求,畢竟這對她來說太過苛刻。但一百里的距離又讓他覺得不夠安全,急行軍一日便可到達,若是陳念安還安排了兵力偷襲,他們也難以招架。
石寧達在糾結中思考了許久,最終決定再次提出條件。他要求陳念安後撤一百二十里,而後才能繼續談劃江而治的事。這個距離想要一日之內帶兵到達,無論怎麼走,都必然有一段時間需要在夜晚行軍,這樣可以增加陳念安偷襲的難度,同時也能為自己的部隊爭取更多的準備時間。
陳念安聽到石寧達的要求後,心中有些惱怒。但想到這二十里的距離現如今也是石寧達肯讓步的最大的距離,經過一番權衡,陳念安最終答應了下來
“大王,三思,一百二十里,不利於我們行軍!”季克立刻起身,希望陳念安收回成命,如果石寧達在他們後撤的過程中發動襲擊,他們將難以應對。
張佳富站起身:“季將軍不必擔心,大王已經有了應對之策,我等只需要去執行就好。”
:()飛翼難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