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軒和慕容復都不敢反對,否則的話,很容易讓張教主覺得,自己是防備友軍,不利於團結,畢竟遼軍可有百萬,緊急情況下,甚至能增兵到一百六十萬,遊牧民族都是全民皆兵,跟漢人大大的不同,所以,兩家都不想失去明教這麼強大的盟友。
慕容復滿臉苦澀,道:“那兄弟要恭禧張教主了,到了大遼,還望明教能多多支援我大燕軍。”
而李軒也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道:“那好吧,不過這麼多人,沿路的糧餉消耗非常大,張教主可要提前規劃好,否則的話,容易出問題。”
張中興此時也是雄心萬丈,道:“李幫主放心,我們會解決的,只不過人數太多,在大宋境內集結過來的時候,恐怕會引起朝廷的猜忌,還望李幫主幫忙,在朝廷面前說說好話,同意放行,以免造成誤會。”
李軒頓時頭疼,朝廷上的文臣都是精明之輩,比如司馬光,就提前在西夏邊境陳兵十萬,導致自己最初的夢想泡湯。
這麼大規模的人員流動,朝廷不可能不有所防備,如何說服朝廷,怕是真的很難。
見李軒遲遲未答,座下的王公子突然道:“主公,這個簡單,可以叫明教的人化整為零,分頭來西夏,到綏州再集結,然後,再給沿路的官員送點好處,問題不大。”
李軒恍然大悟,要知道朝廷雖然有不少清流,但大部分都是貪官汙吏,有錢能使鬼推磨,這王公子果然高明。
李軒連忙道:“好,這事就由你來負責處理,協助明教做好這次的行軍。”
王公子連忙應諾,道:“屬下遵命。”
張中興大喜,心想,逍遙軍果然人人濟濟,自己跟明教高層頭痛了好久的問題,這人隨便就能想出點子處理,逍遙軍朝廷的背景,有逍遙軍幫忙,果然事情都變得簡單。
於是,兩家又商量了一下如何運作,如何交接,慕容復全程乾瞪眼,最後不得不帶著忐忑的心情,回到自己的帥營。
一到帥營,慕容博就迎了過來,問:“復兒,事情辦得如何了?”
慕容復將過程告知,慕容博也是感嘆,道:“看來我們慕容家的兩個盟友,都是厲害的角色,我大燕軍也要抓緊了,既然如此,為父決定帶人先行一步,去雲州邊境探路,順便拜訪一下週圍的蒙古部落,看能不能爭取到一兩個盟友,果然還是要有盟友才能成事,要像我們之前那樣,你沒有跟丐幫結盟,我慕容家哪裡會有如今的局面。”
慕容復點點頭,深感贊同,道:“爹,我們也不貪心,只要能恢復之前大燕國一半的領土,也就心滿意足了,多有些強大的盟友,不算壞事。”
其實,慕容家的大燕國,鼎盛的時候佔領的領土也不算太大,而大遼之大,何止十個大燕國,所以,他們此刻力量還太弱小,倒是還沒有排擠盟友的心思,只是各種羨慕嫉妒恨罷了。
三家之中,唯有李軒,是個異類,其他兩家都在一門心思的想著暴兵,而他沒有絲毫擴軍的計劃,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夏州,綏州兩地,養不起太多的軍隊,就目前一萬人的編制,他都感覺困難。
他自然沒有想到嶽公子等人能為他招來太多兵馬,但完成任務招夠五千人應該不成問題,至於他說的糧餉自籌,也是氣話,兵真招來了,糧餉什麼的,自己自然要供應的。
李軒只是希望嶽公子幾人能籌集到一定的糧餉,就很滿足了,哪裡想到,韓大頭一人就已經搞定了五千精兵,而且司馬光還給他按逍遙軍的要求供應糧響。
但明教的計劃,也讓他壓力山大,他在思考如何提升親兵軍的戰鬥力。
待慕容復離去,李軒帶著王語嫣回到內院之中,一進內堂,竹劍就迎了過來。
李軒一看,堂上眾女正圍坐聊天,坐在中心位置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