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他們已經抵達綏州附近,沿路碰到大量的百姓從綏州逃往靈州,沿途的西夏城池也相當的謹慎,即使他們打著抗遼義勇軍的大旗,也沒有任何一個城池敢放他們進城,當地的守軍,只是派人出城給他們送點糧餉,慰問一番,李軒也沒空去參加他們的宴會,一路不急不慢,但卻沒做停留,趕往綏州。
到了綏州,已經見不到逃亡的百姓,因為遼軍已經圍城月餘,早就封鎖了道路。
李軒在離綏州城三十里外的一座山上就下令停止進軍,安營紮寨。
他原本的計劃,是打算帶著這一萬精銳,直接奔襲遼軍攻城的外圍部隊,得手之後,就向延安府一帶逃,如果遼軍追來的人少,就反咬一口,如果人多,就邊打邊逃,利用陷阱殺些敵人,然後跟大隊人馬匯合,進入大宋境內的延安府。
然後,當他見識了義軍所謂的精銳,就果斷的放棄了,帶著這群拖油瓶,根本不可能做到無聲無息的奔襲,搞不好,只會給遼軍送菜,這些人簡直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李軒指著山頂,對身旁的慕容複道:“慕容兄弟,你帶著除逍遙軍之外的其他人,駐紮在山頂,我們逍遙軍就駐紮在山腰林間谷地,兩軍隔開一段距離,相互呼應。”
慕容復不解,問:“李兄弟,這是為何?”
李軒呵呵一笑,道:“不瞞著兄弟,我對軍隊駐紮的要求太高,把兩軍混在一起駐紮,怕是你們的那些部下,接受不了我的高要求,與其如此,還不如分開駐紮。”
慕容復臉上一紅,道:“原來如此,那好吧,李兄弟果然治軍嚴謹,兄弟這次就完全聽你軍令行事就好。”
李軒點點頭,當即帶領部隊,離開了這群烏合之眾。
到了駐紮的地方,李軒當即下令,全軍藏入林中,不準生火做飯,只能吃乾糧,馬裹蹄,人噤聲,全軍靜默,不許喧譁。
大軍井然有序,藏入林中,猶如消失了一般。
李軒將各將領招來,聚集在一個小山洞裡議事。
這地方乃是懸崖下的一處凹槽,稱為山洞有些勉強,但也是相當的隱密了。
李軒小聲的問:“各位,本將軍做如此部署,各位有沒有猜到,我想做什麼?”
親兵軍指揮使宋延平率先道:“將軍做如此部署,自然是準備突襲,只不過末將有些不懂,如果要奔襲敵人,直接過去便是,為何要藏入林中,莫非是要夜襲不成?”
李軒心中給他點了一個贊,果然不愧是自己看上的將領,跟自己想到一塊去了,他確實是這麼打算的。
一旁的第一軍指揮使嶽公子卻搖頭,道:“宋將軍猜錯了,不需我們主動出擊,敵人會送上門來。”
眾人皆好奇,連李軒也引起了興趣,問:“哦,嶽將軍何出此言?”
嶽公子道:“將軍,此處離綏州城不足三十里,只要遼軍主將不是無能之輩,手下十五萬大軍,定然會將斥候警戒的距離撒開到三十里之外,山頂的那幫友軍,如此的混亂,定然會引起遼軍斥候的注意,所以,我猜遼軍很快就會派人攻過來。”
李軒聞言,吃了一驚,沒想到這嶽公子的軍事才能,比自己更高啊,比自己想的更周密。
還好他提前問了一下,不然就顯得自己不如手下了,當即點點頭,道:“不錯,我確實是這麼想的,你我不謀而合,如果你來指揮,接下來會如何埋伏敵軍?”
他臉皮很厚,也不在乎將嶽公子的高見算在自己頭上。
誰知道嶽公子卻搖搖頭,道:“將軍,在此處埋伏敵軍,並非上上之策,依末將的看法,不如犧牲這些友軍當誘餌,我們直接帶領五千大軍,殺入敵中軍大營,生擒敵主將,然後配合城內西夏軍隊,裡應外合,一舉擊敗遼軍南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