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鴻基道:“不必,黑谷關嶽立才幾千人而已,你從古北口過了長城,派一萬人過來抄嶽立的後路,為大軍開啟黑谷關即可,大軍一路南下,直撲檀州城!”
阿紫應諾,當即領命而去。
……
阿朱得到慕容復派人傳來的軍情,當即召集王府官員議事。
宋長老最為心急,道:“王妃,司馬光居然調走了第二軍,和第四軍,耶律鴻基這次居然又沒分兵,五十萬大軍全部壓到檀州,第一軍才兩萬餘人,如何能敵,還請王妃立即組織大軍救援第一軍。”
話才說完,殿外匆匆跑進來一名親兵,走到阿朱跟前,跪了下來,道:“稟告王妃,王爺有信給你。”
說著,雙手捧著信遞上,阿朱身旁的蘭劍連忙上前接過,開啟信封,交給了阿朱。
只見信上寫的內容很簡單,道:“阿朱大人,次此對戰遼軍,謹記四個字,潛龍勿用,我們放棄南京道所有城池,放遼軍南下跟大宋主力在涿州碰頭,相互牽制,我們只要守住西京道各城池即可,一切,等新兵練成後再說。”
阿朱看得皺眉,宋長老連忙問:“王妃,王爺如何說的?”
阿朱道:“宋長老,恐怕你的建議,本宮不能接受了,王爺決定放棄南京道各城池,放遼軍南下牽制大宋主力。”
此言一出,宋長老目瞪口呆,歐陽憲立即附和道:“王妃,王爺此計英明,雖然我們放棄了燕雲十六州將近一半的地盤,但一舉解決大遼和大宋兩大麻煩,讓他們接上相鬥,就不會腹背受敵,左右為難。”
宋長老道:“王爺怎麼能這麼幹呢,這樣不是相當於丟棄了第一軍,而且,還丟棄了大宋的大片國土,會招人詬病的!”
此言一出,無人附和,王府的這些文官武將,都是李軒的心腹,絕大部分都已經跟全冠清一樣的想法,想著以燕雲十六州為基礎,建立新的國家。
他們的心裡,早就沒了大宋,跟四個軍的人馬,想法是不一樣的,因為這些武將都是從底層升上來的,在大宋並沒有什麼根基,而如果推李軒建立新的國家,自然能成為這個國家的貴族,哪裡還稀罕什麼大宋。
至於這些文人,跟嶽立那些武人雖然同樣來自大宋,但儒家思想就是這麼現實,文人向來只會高喊忠君愛國的口號,一旦有了機會,可以擁有權柄,絕不會像嶽立那些人那樣的愚忠。
看看後世大明滅亡的時候就明白,投降滿清的文人有多少,從範文方到洪承疇,都是高手,更何況現在他們並沒有投降外族,而是擁立漢人成立一個屬於漢人的新國度,又沒有搶大宋的地盤,搶的地盤都是從西夏,大遼而來,不會被人罵做漢奸,更沒有什麼心裡負擔,這些人只當自己艱苦創業而已。
阿朱其實也有點同意宋長老的想法,但既然是李軒的決定,她並不是太懂朝政,於是道:“宋長老,不必再說了,我只是一個婦道人家,既然是王爺的決定,我們只管照做便是了,大家還是商議一下,如何按王爺的謀劃,應對這次遼軍的進攻吧!”
歐陽憲立馬道:“王妃,微臣建議,既然我們只要守西京道各州,又要儘量的減少對新兵訓練的影響,不如這樣,由宋延平元帥領一千精兵,去儒州指導大燕軍守城,防止遼軍從北面打敗大燕軍之後進入雲州,同時派剩下所有能調動的部隊,前往應州,防備司馬光,他此刻正在對付明教,應該沒有精力入侵應州,我看,只需派五千精兵過去即可。”
阿朱皺眉,道:“宋元帥,歐陽公子的安排,你這邊有沒有問題,本宮怎麼覺著,派的軍隊人太少了些呢。”
宋延平道:“回王妃,我覺得可以,目前我們確實沒法派出大部隊,就五千精兵,都有些為難,原來親兵軍只有不到萬人的老兵精銳,軍機處從第一軍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