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吃席 (第1/1頁)

26、吃席也叫“坐席”。50年代只有婚喪嫁娶才有吃席的事,通常也叫“辦事”、喜事喪事、紅事白事。現在多叫婚宴、慶典、葬禮。那時候沒有滿月宴、升學宴、二婚宴、三婚宴,甚至老母豬下小嘎嘎宴,這些都是多事之秋斂財之人發明的。

關於生日宴,按理說應該有,但我從未見到過,也許是沒人招待,只是家庭範圍,外人不知不曉。滿月宴也沒有,多是在生孩子7天后隨來人隨招待,都是親戚故故,家常便飯,而且全是女的。

紅白兩種宴席,一般是不允許帶孩子參加,這好像是規矩。我們小孩子也知道,儘管再饞肉吃,也不能跟著父母去坐席。不知道那時的孩子為啥那麼懂事,也不會張羅跟著。可能是因為,帶孩子去了,孩子按不按排坐位?出幾份禮錢?很讓主人尷尬、抹不開。同時,自己也會很不好意思。所以,沒人討那個臉。

如果母親去坐席,我們就在家等著。等什麼?等母親回來肯定會帶回一個肉丸子,當時也叫“肉疙瘩”。坐席是每5人一桌,沒有地桌,只有炕桌,都是在家家戶戶臨時借的。但飯桌可以放在地上吃,因為桌多,炕上是擺不開的。每桌肯定有5個丸子放在盤裡,每人1個,這是死規矩。其它菜可以有變化,5個肉丸子永久沒有變化。當時坐席還有一個規矩,男女不同席,當然小孩子例外。其中,女客人桌上的肉丸子,誰都不會吃的,都用一個小手絹包起來,帶回家給孩子吃。這也是一個不成規矩的規矩。老爺們那桌,當然就是一人一個,一掃而光了。

那個肉丸子有多大?大約比雞蛋稍大些,沒有現在四喜丸子大,但質量要比現在豆腐渣的四喜丸子強一百倍還多,那才叫真正的肉疙瘩。如果是父親去參加坐席,這個肉丸子你就不用等了,該上哪玩上哪玩去吧。但我也考慮過,也不是哪個父親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可他們必定是男子漢大丈夫,頂天立地,豈能兒女情長的用小手絹裹走一個小小丸子?那有多不好意思啊!母愛偉大,父愛高檔。

父親每次坐席回來,什麼都不說,好像吃到他肚裡就算完事大吉了。而母親卻不大一樣,總得唸叨唸叨多少人,多少張桌,席碟怎麼樣,是六頂六,還是八頂八。我們聽著也感覺很解饞,雖然不願意讓別人看見自己已經流了口水。用現在的話說,這必定也是一次精神大餐。什麼叫六頂六、八頂八?雖然沒吃過,但你得聽說過,這是學問。就像猴頭、燕窩、鯊魚翅,您得聽說過。六頂六就是六個炒菜六個湯菜,共12個菜;八頂八就是16個菜,是最上檔次的。看來,16個菜在那時的農村來說就是最高席碟了。

炒菜用盤子盛,都是小盤子,湯菜用中碗盛,連湯帶水。丸子是放在盤裡的,算炒菜類。炒菜、湯菜各家不一樣。但是,湯菜中三尖和白片幾乎家家必有,缺一不可。三尖就是把肥肉切成三稜塊,三角形,上鍋燉爛;白片是把肥肉切成大厚片燉爛。這兩樣燉肉實際上味道差不多,只是形狀不同。這兩道菜是我的最愛,吃著特香,特解饞,滿嘴流油。那時候,除了三節,平常誰能吃到肉啊。放到現在,肯定是沒人敢下口。其它的湯菜就次要了,什麼燉大豆腐、白菜燉海帶等,有煎魚、炒幹豆腐、炒木耳、季節性青菜,歸炒菜類。

那些年,記得媽媽帶我吃過兩次,都是劉杖子姥家,那是直系親屬家辦事,必須得帶上孩子,不帶上孩子,人家還說外道。我吃席,那叫個講究。幾頂幾不去管那些閒事,有肉有魚就行了,其它無所謂。總之,幾頂幾都夠吃,因為一桌就5個人,每個人平均二、三個菜。我觀察,桌上剩下最多的菜是白菜燉海帶,當然裡面也有幾片肉。其實,放到平常日子都是一頂一的好菜。

最新小說: 綜穿之所願皆安 改嫁你愛的小將,我退婚你哭什麼 裝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三國:你管這叫文弱謀士?! 從紈絝到擁兵千萬! 精靈:新生智爺,從神奧出發 重生斯菲亞:能群毆何必單挑 暴打忍者,你管這玩意叫黃皮耗子 女王陛下,其實我是北境霸主 四合院:距離槍斃還有三天 當雲天明穿成林如海 立淵傳 斬赤紅之瞳:我有寫輪眼 四合院:我在夢裡為所欲為 騎砍:從破落農莊開始 大唐:開局被當成妖怪怎麼辦? 鬼滅之刃之雪之呼吸 幽默風趣解讀黃帝內經 火影:團藏之孫五歲手搓水龍彈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