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難忘的歲月軍旅短文 > 第四十五章 地瓜幹換酒

第四十五章 地瓜幹換酒 (第1/2頁)

45、在我七歲之前,和爺爺奶奶沒分家過的時候,不記得爸爸會喝酒。那時候全家唯一喝酒的人就是爺爺。爺爺喝酒是必須要燙的,我就爭取到了燙酒員的那份工作,成了爺爺的小燙酒員。

那個酒壺是錫做成的,也叫錫壺。每次在吃飯前把酒壺倒滿酒。所謂倒滿就是倒至酒壺喇叭口的細脖處,肉眼能看到酒就可以了。不能多倒,因為酒燙熱後是要漲的,如果漲到壺外就發生危險了。接下來,再把酒壺的酒倒入酒盅大半盅,把盅中的酒點燃,出現藍火苗,右手捏住酒壺喇叭口的邊沿在藍火上加熱。當聽到有滋啦滋啦的響邊聲時,酒壺裡的酒也漲到細脖子上面來,酒就燙好了。把酒壺底往酒盅上一坐,火就滅了。

那時候的人全部喝燙酒,沒有一個喝涼酒的,否則,必定讓人笑掉大牙。當年最流行的一句古話是:“喝涼酒花髒錢,早晚作病”。歷史上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溫酒斬華雄都是酒文化。古人只有喝涼酒作病的經驗,但不知道是何緣故。

我查了相關資料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酒中含有甲醇,二毫升的甲醇就可以使人雙目失明。古人沒有檢測甲醇含量的技術,也不知道什麼是甲醇,什麼是乙醇。但是,甲醇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攝氏65度時即揮發掉,所以,燙酒就除掉了甲醇。

當代人把喝“涼”酒篡改為喝“量”酒,一字之差謬之千里。但是,如今喝涼酒也不會甲醇中毒,因為國家對酒的出廠有檢測標準,但私家小燒就沒有把握了。

自分家後,爸爸年節喝點酒,但沒有爺爺量大,只能喝一兩酒。爺爺那個錫壺是二兩的。爸爸沒有錫壺,就是個瓷壺,也是二兩裝,但從來不倒滿,大約就一半,而且,平常日子很少喝。爸爸喝酒改變了燙酒的方式,改用熱水燙,我這個燙酒員就失業了。

大約是1957年的臘月,快要過年了,媽媽裝了不滿一面袋地瓜幹,大約有20左右斤,讓我上朝陽酒廠去給爸爸換酒。又給我拿上兩個拴繩的長脖綠瓶子。我扛著地瓜幹,拎著兩個瓶子就從花梁、波珍溝小道直奔朝陽而去。扛累了背一會,背累了再扛一會,扛累了再挾一會,一溜煙的到了朝陽,路上一個人也沒遇見。那年月上朝陽已經是輕車熟路了,要不然媽媽也不會放心讓我單獨去。我大約知道朝陽酒廠的方位,在大什字的東面,關帝廟對門。那時候的酒廠是開北門,就是後來的凌塔酒廠,後來就開南門了。那時叫不叫凌塔酒廠?我一點不知道。

進了酒廠大門,把大門的知道我是換酒的,可能也有其他人換過。把地瓜幹過稱,拿著我的兩個瓶子就進院裡了,讓我在大門裡面等著。可能裡面不讓外人進,當然我也不能張羅進去看看,那肯定是自討沒趣。過了時間不長,把門人拎著兩個酒瓶子就回來了,我看一個瓶子是滿的,一個只裝了一半,大約就是一斤半酒。我不知道幾斤地瓜幹換一斤酒,我扛去的是多少斤,人家把門的也沒說,我相信人家不會糊弄我一個小孩子。再說,那年月糊弄人的人也極少,也沒人往那方面心思,難道媽媽知道這些地瓜能換多少酒?不然,為啥不拿一個瓶子?

我拎著兩個瓶子,還有那個空面袋子,馬不停蹄的往家趕。一邊走一邊也想:“這就是爸爸過年的酒了”。平常也沒太注意爸爸喝過酒,也沒讓我們去買過酒,到朝陽換酒也就僅此一次,有好多疑問在腦海裡。走著走著,感覺手指有點勒得慌,就換個手再拎著,還是勒得慌,不像空瓶子不勒手。那為啥不放到面袋子裡拎著走呢,因為那個瓶塞都是細棒子瓤做的,怕酒潤溼到棒子瓤上。棒子瓤就是玉米瓤子,那時候的瓶子都沒有瓶蓋。後來,我把兩個瓶子放進面袋子,立著放,手緊攥住靠近瓶嘴的面袋不就得了嗎?怎麼這麼笨。

當時給爸爸換酒沒想更多的事,後來我參加工作越想越不對勁。我經常喝酒,平常

最新小說: 全族被貶,北荒糧滿倉昏君啃樹皮 坎特洛特高中的倒黴偵探 關於鼬不僅是弟控還是兄控這件事 學名張好古 大秦:天幕直播我爭奪天下 斬神:炎帝蕭炎代理人,開局焚訣 穿越奧特世界的我被迫當反派 美恐:我邪惡主教,開局馴服魔女 我來四合院帶著黑診所 大周九皇子 家父呂奉先 逍遙悍匪:開局一箱手榴彈 綜穿海西之保命日常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 秦末蒼穹之變 靠讀懂人心立足 穿越亂世之梟雄崛起 從司農官開始變強 三國:穿越成關平,迎娶孫尚香 洛克王國:霸道牛姐愛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