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雖然貴為禮部尚書,但是跟那些弟子遍天下的官員而言根本不值一提。所以他現在為了保住目前的勞動成果,他只能按照於六所說的去做了,把麗妃娘娘的弟弟,努科哈給扯進來,不然真的很難成事。
朝會剛開始的時候就充滿了火藥味,特別是代表著南北兩個不同地域的人們開始相互攻擊,只要是對方提出來的事情,要全部反對。
等一下,他說什麼“大家一起賺錢才能真正賺錢。”難道他想到了會有人不滿意,難道他早就想到回有人反對?有人教他?不可能啊,按照目前聽說的事情來看,不管是四爺八爺,這些聰明絕頂的人,還是九爺十四爺這些莽撞人,都在聽於六的話,就是說……“他到底是什麼人,居然可以提前預料到每個人的想法?”
杜明想到這裡不由自主的抬頭看了一眼站在牆角處不聲不響,面色如常的於六。
此時的於六臉上沒有表情是因為無奈,生氣。他當然知道現在討論的只是開胃小菜,有很多都不會擺到桌子上,但是對方還沒有完全表達完,就遭到來自各方勢力得批評,甚至是不屑一顧的嘲諷。
於六輕輕嘆口氣後就看到有人瞪了自己一眼,定睛一看是那個跟在皇上身邊的老太監。
吳老太監慢慢的走上臺階,站在皇上側前方開始宣讀聖旨,於六稍微聽了一下,就完全失去了興趣,又是南方關於少數民族的事。
“陛下,臣有本上奏。”
“臣聽聞整個禮部因為洋夷之事不但勞師動眾,耽誤了朝廷的大事,更有甚者之勞民傷財,還一事無成。臣以為幫助別人也要量力而行,臣懇請陛下傳旨停止對洋夷的幫助。”
“奴才反對。”又從大臣隊伍裡走出來一個人。“奴以為此事萬不可半途而廢,不然泱泱大國的顏面何存?奴才以為,應該讓其他相關部門參與進來,如此會更好,更快的完全此事。”
兩個人起了個頭,剩下的就是大辯論。有人提議停止,有人說完參與,總之誰都有誰的道理。
吳老太監看了皇上一眼,朗聲說道:“眾位大人肅靜。”只此一聲整個大殿瞬間便落針可聞。
“杜愛卿以為如何?”皇上說話了,沒說誰的提議好,而是直接問了禮部尚書杜明。
“回皇上的話,臣自從接到任務以來從來沒有懈怠過,也沒有耽誤任何朝廷的公事,所以臣並不認同徐大人所說。只是這段時間以來,也確實感覺到臣之前將這件事想簡單了。不過臣安排去廣州的手下在那邊結識了一位貴人,據他所說應該是在旗的人,那個人倒是可以幫忙解決一些問題,不過此事重大,事關朝廷的顏面,另外那個人說是在旗的貴人,也是需要的調查的。估計這一兩天就可以有準確的訊息了。”
於六聽了嘴角微微上揚,這老小子倒是挺會來事,這樣又不會直接扯上麗妃,還會給自己找一個強援。不過他平時這麼說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只是現在情況有些特殊。
“杜大人這話可是說的可是有些模稜兩可。江南的在旗的貴人?不會是杜大人胡編亂造出來的吧。”
“杜大人乃一品大員,怎麼可能說出如此低階的謊言。”
杜明聽了差點沒蹦過去掐死那個說話的人。說不出“低階謊言”,那是不是會說“高階謊言”?這到底是在坑老子,還是在埋老子?
“皇上明鑑,臣的手下只是打聽到了那個人的名字,好像叫什麼哈洛川。”
皇上皺著眉頭轉向吳太監,“老吳啊,這個名字聽著熟悉嗎?朕倒是有些熟悉。”
“回皇上的話,如果此人真的在旗,就應該是麗妃娘娘的弟弟,當年他仗著麗妃娘娘的名號,到處招搖撞騙,被娘娘訓斥了幾句就被趕到南蠻之地。只是不知道是也不是。”
皇上點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