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希望與秦國建立更為穩固的同盟關係,而最佳途徑便是透過和親來鞏固這一戰略合作。
李憲深知此舉對於安撫吐蕃、鞏固西域地位有著極大的意義,但秦國初建,皇室成員稀少,適齡的公主更是沒有。經過幾番查訪,李憲終於得知,前朝北燕皇帝的侄女——燕雅郡主,還健在。她在北燕覆滅時,因當時身在南鄭而倖免於難。這位遠離權力中心的郡主,或許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次日,長安城外的南鄭府邸
燕雅自從北燕覆滅後,便隱居在南鄭。她的生活樸素且孤寂,心中曾經的榮華與權力都已隨北燕皇室的血雨腥風消散。她每日在庭院中種花、澆水,過著平淡的日子。然而,就在這一天,一封來自秦國皇帝李憲的詔書打破了她的寧靜。
燕雅接過詔書,神情平靜,但眼中閃過一絲複雜:“和親吐蕃……我還以為,這輩子已經不會再捲入任何朝堂之爭。”
身旁的侍女小琴低聲道:“郡主,您真的要答應嗎?吐蕃路途遙遠,且那裡的生活苦寒,與北燕完全不同。”
燕雅微微一笑,眼中卻有著決然:“小琴,我早已不再關心什麼朝堂權鬥。自從父兄殉國,我早就無意再過皇室的生活。如今有機會遠走他鄉,或許是天意,我能在一個陌生的國度,開始新的生活,遠離這些讓我傷心的過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小琴聽聞此言,眼圈微紅,卻知道郡主心意已決,不再勸阻。
幾日後,燕雅被召見入宮。李憲見她時,心中頗為感慨。燕雅的神態依舊高貴,儘管經歷了北燕覆滅的悲劇,但她依舊保持著從容和優雅。
李憲和藹地笑道:“燕雅郡主,吐蕃和秦國的盟約事關重大,唯有你能勝此重任。我知你心有無奈,但這是兩國和平的希望。”
燕雅微微福身,聲音平靜:“臣女願為秦國盡力,前往吐蕃和親。大秦如今日益強大,若和親能夠鞏固邊疆,臣女願意捨棄個人的願望。”
李憲微微點頭,心中對燕雅的從容與大局觀頗為讚賞。他又補充道:“此去吐蕃並非易事,但我會為你安排周全。你將以大秦文成公主的身份前往,吐蕃國王松贊干布一向敬重秦國,他會為你準備最好的禮遇。”
開皇三年二月十八日,長安城的盛大送別。
燕雅身披華麗的嫁衣,頭戴金鳳冠,靜靜坐在高臺上,凝望著即將離去的方向。城外數萬百姓夾道送行,儀仗浩蕩,秦國上下為她準備了盛大的送別儀式。
燕雅心中默默想著:“父兄在天之靈,看到我今日這樣離開,或許會理解我的選擇吧。北燕已經覆滅,我只願自己能在這遠方國度找到一絲心靈的安寧。”
李憲站在城樓上,目送她的車駕遠去,神情複雜。作為皇帝,他深知這次和親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但同時也知道,燕雅從此踏上的,將是艱難且孤獨的路。
幾月後,吐蕃都城邏些。
燕雅抵達吐蕃時,吐蕃國王松贊干布親自率眾迎接,給予她無上的禮遇。燕雅雖然身處異國,但憑藉她出色的智慧與過人的氣質,很快贏得了吐蕃宮廷的尊重。
從此,燕雅便以大秦文成公主的身份,成為了吐蕃王后。這場和親穩固了秦國與吐蕃的關係,避免了邊疆的紛爭,燕雅也如願遠離了故土的悲痛,在異國找到了她新的歸宿。
然而,儘管遠離了故鄉,燕雅的心中依舊對過去的北燕和自己曾經的生活充滿了思念。她在吐蕃的日子裡,雖然表面從容,但內心卻始終在與命運抗爭。在這陌生的國度,她漸漸學會了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新生活,成為了連線兩國的紐帶。
李憲成功安撫了吐蕃,令大乾聯合吐蕃來遏制大秦的策略徹底瓦解。然而,李憲心中十分清楚,聯姻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