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藩置縣,利於各地融通交流,增強中央控制力。然此事若驟然實施,易引發地方不滿,臣以為可逐步推行,先改北部邊鎮和南疆之地,再漸推中原和東南行省。”
李憲深思片刻,贊同道:“國師所言有理。即刻著手部署,由北至南,逐步廢除各地藩鎮勢力,各地總督負責監督,錦衣衛配合巡察,以防有人圖謀不軌。”
朝會結束後,李憲即刻下令各地原有藩鎮迅速裁撤,所有將領返回朝廷,另行委派地方官員管理。大將黃飛虎、鎮南大將軍劉文靜等人也紛紛上任各行省總督之職,將各地藩鎮徹底廢除。
為了確保新政順利實施,李憲命人從朝廷派出優秀的治政官員,督導各地進行廢藩置縣改革。這一政策推行後不久,各地連通的官道開始修建,縣制普及各地,百姓的稅收和負擔更加均衡,貧富差距也有所縮小,形成了更為緊密的國家結構。
在大秦一統之後,為鞏固邊疆並探索海外貿易和擴張的可能,李憲決定大力發展海軍,著手製造堅固耐用的鐵架戰船,開創新的海上力量。
在朝堂上,李憲宣佈了發展海軍的戰略決策:“朕思之良久,欲以大秦之國力打造一支強大海軍,建造鐵甲戰船,橫行海域。如此,不但能鞏固疆土,還能開拓海外,拓展我大秦的海上威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丞相楊安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明察,若要行海軍之事,需先修造船廠、擴建港口。臣建議於沿海之地設造船局,聚集能工巧匠,專事戰船製作。同時,挑選精銳之士,設立海軍兵營,訓練海戰之術,方能成就陛下之志。”
李憲頷首,又看向國師瑤光:“國師,海軍之事,當如何佈局?”
瑤光從容道:“陛下,若要打造大秦海軍,海上偵察與海圖繪製不可或缺。臣以為,需先派遣水師前往各地熟悉海域,繪製精確海圖;同時,聯絡海外商旅,探索更為遙遠之地。”
李憲聞言,隨即召集能工巧匠,命令開始設計大秦的鐵甲戰船。這種戰船船身以堅固的鐵架結構為骨幹,外包防水木材,船體極為堅固,並配備新式火銃、弩炮等武器,戰鬥力非凡。同時,李憲親自下令在沿海設立專門的造船局,將造船師和工匠們集中於此,研發並製造鐵甲戰船。
經過數月的努力,第一批鐵甲戰船終於下水,李憲親臨檢閱。這些戰船船身巨大,配備了密集的弩炮和火銃陣,且鐵甲使之在海上穩定不易翻覆。水師統領黃飛虎試駕戰船,激動地向李憲稟道:“陛下,這鐵甲戰船堅不可摧,適於遠航,且防禦力大大增強,定能威懾四海!”
李憲滿意地揮手道:“好!此乃我大秦海上之利器。傳令各行省,甄選善水性之士組成海軍,日夜操練,不日我將親自校閱水師!”
從此,秦國沿海設立了多處造船廠和海軍訓練營,專注於戰船和海軍的發展。隨著鐵甲戰船數量不斷增加,李憲逐步將秦國的海上勢力擴充套件至海外,開拓更多的商貿航線,推動了大秦經濟和勢力的進一步發展。
經過多年努力,大秦的造船工匠們終於完成了他們的巔峰之作,一艘巨大的鐵甲戰船在造船廠隆重出塢,李憲親自賜名為“榮耀號”。
“榮耀號”船身通體採用精煉鋼鐵鑄成,甲板分為多層,上層配備數十門新式重炮,船頭設有撞角,堅固無比,專為衝鋒而設計。內部構造複雜,各層甲板之間設有通風口和火炮射擊口,佈局緊湊卻又攻防兼備,乃是當世最先進的戰船。
李憲登上“榮耀號”,身旁的黃飛虎神采飛揚地向皇帝介紹道:“陛下,‘榮耀號’鐵甲堅不可摧,內部構造可承載千人,且可在海上航行數月而不需靠岸。火炮威力之強,可在數百米外擊破敵船!”
李憲讚賞地拍了拍黃飛虎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