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難忘的歲月電影完整版免費觀看 > 第七十三章 大口落子和廣播匣子

第七十三章 大口落子和廣播匣子 (第1/1頁)

73、1963年初中畢業前,每年能伴隨我們那一代人的文藝節目主要是大口落子和廣播匣子。大口落子也叫地方評劇,與標準的正宗評劇有什麼區別不太知道,反正是家鄉大人孩子喜聞樂見的正統節目,。

每年的正月初二到初六必定在李杖子學校前搭臺子唱戲,這是老規矩。在十幾年間演出的劇目裡,每年都是那麼幾齣古裝戲。如《秦香蓮》、《茶瓶計》、《十五貫》、《竇娥冤》、《小姑賢》、《打狗勸夫》、《劉伶醉酒》、《人面桃花》、《劉翠萍哭井》、《李三娘打水》、《王定保借當》等。雖然都是有數的那幾出戏,老百姓卻百看不厭,樂此不疲,流連忘返。

大部分觀眾都能把臺詞背下來,哪個唱腔,動作是否到位,觀眾幾乎一清二楚。然而,為什麼群眾的熱情長盛不衰呢?有句俗話說得好:“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大部分人都是去看門道的,只有我們這些半大小子是看熱鬧的。演出結束後,人們則開始評論誰演得好,誰演得不好,特別是每年有新角出臺時,更是需要這些戲迷審查。

後來,相繼演出了一些新劇目,如《奪印》、《劉巧兒》、《花為媒》等,但不如老曲目受歡迎。特別是對於京劇,雖然都說是國粹,但農村老百姓一點都不認可。有一次召都巴聘請朝陽京劇團演出,看到一半,人就走的差不多了,雖然劇情很熱鬧,是楊香武三盜九龍杯。

當時,各大隊的評劇演出競爭比較激烈。像我們大隊,本來李杖子有了一臺戲,孔杖子卻又辦了一臺,有時候我們不知去看哪一臺才好。召都巴公社有一臺,臨近他拉皋公社後改凌北公社也有4臺:諸杖子、八里營子、王杖子東臺、王杖子西臺各一臺,我們經常光臨。當時大家公認最硬的是王杖子東臺。所以,有一年李杖子大隊還特意請王杖子東臺到李杖子演出,可能是為了切磋演技。

平常日子的文藝節目就是聽廣播匣子,用專業話說叫“有線廣播”。開始只在生產隊安一個匣子,全村人到生產隊去聽匣子,那時候大家已經感到非常出奇了:一個木頭匣子竟然能說話,而且還能出來唱歌、戲曲、相聲等等各種節目。木匣子裡總是每天都說是夏青、葛蘭播放的,但誰都不知道夏青、葛蘭到底是什麼神密人物,聲音竟然那麼淳厚。

後來,忘了具體是哪一年,人們就不用特意到生產隊聽匣子了,人多沒地方坐沒地方站的。匣子普及到了各家各戶,躺在炕頭上就可以聽,悠哉樂哉,美不勝收,不出家門就能聽到匣子。這個匣子很有規律性,每天早晨和晚上定點來,定點走,而且預報時間。早晨匣子一響,預示著一天開始,快起床了;晚上匣子裡的聲音一停,就預示著該睡覺了。這難道不是神仙一樣的日子嗎?

那時候,做夢都沒敢想60多年以後想寫一些回憶錄,描述一下那個年代的真實生活。如果有那個心機的話,當時哪怕記個豆腐賬也不至於六、七十年後回憶起來十分困難。

日前,我回老家皮杖子特意拜訪當年的老同學,他們的記憶不比我強多少,甚至說:“六、七十年的事了誰還記得,3天前吃的什麼飯都記不住了”。有人可能要問:“那時候沒有收音機、半導體嗎?”別人我不敢說,反正我是沒聽到過這些名詞。

一直到60年代末,如果您能有一臺半導體收音機,那身份就相當不一般了。曾經有一個海員探家帶回來一個小半導體收音機,可把大夥神秘壞了。在火車上,如果有人拿出來一臺半導體,旅客們都圍過去聽。

最新小說: 不是死遁,我只是衝業績! 重生清末之傲視列強! 重生大明1635 這個流氓太正經,女帝怒罵大奸臣 帶著遊戲角色來凹凸世界 曹賊:家父曹操,請陛下稱太子 顯微鏡下的太平鎮 帶空間在荒年亂世,做個悠哉少爺 穿書:不當接盤俠,我要自由 讓你去挖礦,你卻成了夜之城的王 從四合院開始的諸天藏寶 異界之婉婉復仇記 萌學園的保命日常 穿越後只想養活嬌妻 葉羅麗:開局截胡白光瑩 一人:八奇技強?可我內丹已成! 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 凹凸世界:旅途與家人 斬神:體內有九個神明,全員惡神 崩壞:成為梅比烏斯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