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這是公元1964年我在旅大市衛生學校唸書時,發生在大連市西崗區長春路飯店不光彩的事,至今難以啟齒。
當時,學校在沙河口區白山路3路有軌電車站,宿舍在西崗區黃河路311好,離3路有軌電車長春路車站不遠,但沒有一個學生坐車,雖然就是4分錢。
在前面的文章裡說過“大米飯泡醬油”的故事,就是在這家長春路飯店難以啟齒的事,當然不是故事,而是真事,最終人家飯店連醬油都不讓泡了,等於把我們拒之門外。其中還有一個情節,也是很丟人、丟臉面的事也發生在這裡。
在我們每次吃大米飯泡醬油的時候,飯桌上每每都有幾串兒對蝦,用比筷子長,比筷子細的竹籤穿著兩隻插在竹筒裡,每個桌子上都有,不知插在那裡是幹啥的,專門供顧客欣賞?做廣告?饞大夥的?最終我們分析還是擺在那賣的,連做廣告都有了。
起初,我們誰都不知道那叫對蝦,但知道那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大蝦,顏色黃紅鮮豔,個頭很大,蝦態豐滿,看著就一定好吃,但具體什麼滋味兒,好吃到什麼程度不好想象。我們吃過蝦皮子,該不是蝦皮子的味道吧?只能胡思亂想,另外我們也考慮,這種蝦價錢一定很貴,要不為什麼那麼長的竹籤就穿2只?為什麼不像糖葫蘆一樣穿一串兒?肯定是穿多了人們更買不起。
我們帶著很多疑問,終於有一天好奇心戰勝了理智,憋不住了問服務員:
“請問這是什麼瞎?”
服務員沒直接回答,看了我們片刻:“你們想買?”
“打聽,打聽,看多少錢一串兒?”我們也長了一個心眼,光說打聽打聽,又不想買,人家有理由不告訴你,順口問問多少錢一串兒,她就不能不回答了吧?況且,人家也能看出我們的窮酸樣,大米飯泡醬油的手也配問問對蝦的事?況且還不知道這是什麼瞎?
服務員不得不告訴我們:”這是對蝦,1角5分錢一串兒。”
按說1角5分錢一串兒不應該算貴,但那必定是我們半天的生活費,一碗大米飯1角錢可以解決點飢餓,2個蝦能解決什麼問題?合計來,算計去,感覺還是不划算。
其實,我們也就是好奇問問,明明知道那不是我們該吃的玩意!甚至連打聽都不應該打聽,你不打聽,人家還可能差一點笑話你,你這一打聽倒是自取其辱了。但想開一點也無所謂,必定還是長了知識了,要不然,你知道那叫對蝦嗎?你知道1角5分錢一對嗎?
我們這些學生也是好叭事,我們議論這所謂的對蝦真是一對嗎?是一公一母嗎?她們怎麼知道是一公一母?公母的味道有區別嗎?螃蟹可是分公母的,味道價錢區別很大的。咳!這就是沒吃到過葡萄還議論葡萄是甜還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