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對聯,也叫春聯,在我們皮杖子就叫“對子”。我從小就沒聽人說過”對聯、春聯”這兩個名字,可能這兩種名字是文言文,學名,而“對子”是俗名、土名、地方名。對子都是過年才貼的,而且是過年那天上午貼,有時間性的。
記得從我八九歲的時候,父親就開始替全村人寫對子。年三十早飯後,人們就陸續的把卷著的大紅紙送到我家,但東院沒人送,因為東院有二先生、三先生都是文化人。但到1960年他們院好幾家陸續下黑龍江了,直到1964年全部都走了。所以,應該說全村就剩父親一個文化人了,名副其實的負責全村寫對子的任務。
實際上,父親就跟著張洪善老師,念過二年私塾。但毛筆字寫得一筆一劃,還挺有模有樣的,不足之處就是寫的太慢。年三十誰家都挺忙,一般12點之前都得寫完並把對子貼出去,所以,上初中以後我就幫著寫,我寫得很快,但就沒有那麼講究了,反正有一個好處:誰家都看不出字的好壞,沒人挑剔。
當時沒有現成的墨汁,都是自己在硯臺上研墨,墨塊兒都是“金不換”牌兒的。10點多鐘各家就陸續來取對聯了。
所有的對聯都是從農家歷上抄下來的,農家歷後面專門有對聯欄目,挑好聽的寫下來。
父親說:“選擇什麼語言的對聯是非常重要的事,對聯上不吉利的字眼肯定是沒有,如病、死、傷、怒等等字樣的。但是,有兩個字眼常常被人們忽視了,凡是帶事字和氣字的都不能入選。因為事字預示著容易攤事,即攤上事故瑣事橫事,多事之秋;而氣字則家庭容易生氣隔惱,心情不舒暢”。
不知父親的這種觀點是否正確,是迷信說法,還是多年寫對聯的經驗之談,未從可知。有“事”字與“氣”字的對聯很多,如帶“事”字的對聯橫批:
事事如意精神好,人和家順百事興,大事小事天下事事事可慶,事業輝煌富庶家,事事吉祥,萬事如意,家和事興等等。
帶“氣”字的:新紀新年新氣象,家家氣象新,氣象更新,和氣生財,氣象萬千等等。
不知具體從哪年開始,市面上開始有賣對聯的了,家家戶戶也不用自己寫了。但到市場上挑選對聯的時候,是否要忌諱這倆字?那就根據個人的心願。我瞭解大多數人不瞭解有這種說法,所以也都沒在意。但我聽說了這種講究,就儘量避開這兩個字,這也叫“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吧。帶一個“事”字的不能買,帶多個“事”字的更不能買。
對於貼對聯周易風水學更有講究:上下聯不能貼反,否則可能失運。上聯貼在手的右側,即門口左邊,下聯貼在手的左側,即門的右側,橫批也是從右往左念。當然,這是寫對聯的事,注意自己寫對聯時不能寫反,這與我們現在從左向右讀的習慣正好相反。
在古人看來,春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不是我們現在有些人稀裡糊塗的圖個熱鬧。、新鮮、氣氛就把春聯貼上了,貼反的人不在少數,按周易運氣來說應該注意。
最早春聯的名字也叫“春符”,還有辟邪驅鬼的功能,不可小視,有類似秦瓊、敬德門神把門的功能。這種觀念與做法是否有迷信色彩,是否唯心論,我都不敢去計較,因為這是幾千年的民風民俗,也是歷史,誰有能力去推翻?即使是推翻了,他也是歷史。您自己不信,儘管去不信,就像對天主和耶穌一樣,您若信就儘管去信奉,那是您的自由。我不信,您也不能老牛不渴強按頭。
我再強調一次,任何一個歷史就是已經發生的過去式,不管是對是錯,既成事實,誰都無法改變。對於一個人來說,過去做錯了,後悔藥也無處去買。所以說,但凡是回顧歷史,就不能計較什麼正能量,負能量,違規之類的屁話!具體說對那段歷史您怎麼看,他怎麼看,那是每一個人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