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為了掩蓋戰敗真相,把東路軍慘勝、西路軍慘敗稟報為大勝遼軍捷報。
以“遼軍不堪一擊,被全殲一路三萬多兵馬,然宋軍缺衣少甲,糧草物資不足,不忍做出搶掠燕民之舉,忍飢挨餓下不得不退回宋境”為由,來掩飾伐遼失敗之責,又讓蘭霖親自押解遼軍俘虜到汴京以證實其大勝真實性。
蘭霖在交待好馬軍中事務,讓劉審、蘭蔻留守大營,蘭霖帶領趙攰、高寵等軍中大批營都級將領率一千騎兵押解二百名遼軍俘虜去汴京城受賞!
畢竟獻俘儀式,押解俘虜的官兵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獎賞,蘭霖自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加上童貫命人刻意的大肆宣傳,河北、河東、京畿一帶蘭霖之名被人們聞知,知道出了一個了不起的年輕名將蘭霖。
蘭霖部押解俘虜從雄州出發,所過之處,受到當地百姓熱烈歡迎,因為這是國戰,是英雄,很多愛慕蘭霖英勇事蹟的年輕人紛紛要求加入蘭霖麾下,蘭霖只能好意拒絕。
蘭霖押解俘虜到達汴京北城牆正門北門,汴京城萬人空巷,擠在城門口觀看蘭霖他們,百姓看其蘭霖部隊陣列整齊,衣甲光鮮、殺氣騰騰確實是精銳。
汴京百姓見到確實押著的是遼軍俘虜不似作假,便有好事者大喊:
“破虜將軍蘭霖…”
漸漸的觀看百姓都跟著在喊:
“破虜將軍蘭霖!”
使蘭霖之名響切整個汴京城。
身穿道服的徽宗趙佶帶著百官在城牆上聽見百姓喊聲,非但不生氣,還笑著誇道:
“蘭霖這個名字好生熟悉?好像在哪裡聽過?”
梁師成趕緊小聲解釋道:
“礬樓裡對戰金國大將斡離不那位!”
徽宗趙佶這才想起,道:
“哦!原來是那位青年才俊,既然是百姓所願,朕就順從民意封他為破虜將軍吧,命太子及殿前司高俅主持獻俘儀式。”
太子趙桓、太尉高俅出列行禮道:
“兒臣(臣)遵旨!”
有隱相之稱的梁師成趕忙記下聖諭,趙佶說完話便離開了,回皇宮去研究他的丹青書畫了。
蘭霖押解俘虜到達城門,觀看許久也沒有認出哪個是皇帝,城門上的官員也沒有言語,一名官員帶著蘭霖一行人到達指定京營操練場,圍觀的百姓也跟著進來,人山人海。
蘭霖看見點將臺上首中間坐著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下首有兩排官員分坐兩邊,猜想不是太子就是哪位親王。
蘭霖下馬抱拳行禮喊道:
“末將蘭霖,拜見各位大人,恕末將眼拙,不知上首是哪位大人?”
高俅出來說道:
“沒眼力勁的武夫,上首乃太子殿下,還不趕快參拜太子殿下?”
蘭霖聽到他罵自己武夫,心中甚怒,到底是我沒眼力勁還是你沒眼力勁,當著這麼多百姓面罵他,面上卻不顯,跟身後將士們齊聲行軍禮喊道:
“參見太子殿下!”
太子趙桓明顯沒有見過殺氣騰騰的軍隊,被將士們的氣勢所懾,顯得有些緊張,身體顫抖了一下,說道:
“蘭將軍及諸位將士免禮吧!”
說完用眼神示意高俅,高俅會意出來喊道:
“本官乃殿前司太尉高俅,負責主持獻俘儀式。本官宣佈獻俘儀式正式開始!”
蘭霖揮手,底下將士抓了十名遼軍俘虜跪前前面,將士們臨時充當劊子手手起刀落,人頭滾滾,看得趙桓、高俅和在坐的官員們紛紛遮面嘔吐。
而百姓也有些人不適,卻依然看得津津有味,不時還點評道:
“這個遼軍有點高,好壯哦!”
“那個遼軍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