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聽,要聽。”
幾人開口說道,不過還是有幾個人沒有開口說話,而是低聲嘀咕道。
“還不是因為有戰鬥可聽,這些文縐縐的詩詞有什麼好聽的,不如耍劍來的帥。”
“唉,沒辦法,既然來了就聽一聽吧,說不定對你我的修煉有幫助呢。”
“說的也是,聽聽吧,說不定還能悟出新的招式呢。”
“聽,那得好好聽聽。”
史明看到眾人都想聽,他便露出笑容,開口笑道。
“哈哈,既然你們都想聽,那我就只能把老祖宗記錄的那些事蹟好好給你們講一講了。
話說一萬年前……”
史明就這樣開始講起了巽風書院的關於利用浩然正氣除魔的英雄事蹟,不過李新聽著,都是很久以前,動不動就一萬年前、幾千年前,不過李新倒是沒在意,直接將裡面的事蹟替換成正氣歌裡的事例了。
李新一邊聽著一邊下筆。
“《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
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濛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等到史明講完之後,已經是兩個時辰之後了,在史明講完的瞬間,李新也將最後一句寫完。
其中幾句做了修改,後面的他也想修改來著,後來發現其中有一位跟前世的文天祥經歷有些相似,但是最後卻是殺出重圍重回巽風大陸,既如此,他就沒改了,這樣,也挺好。
“好了,有了這麼多的事蹟取材,留給你們的時間就只有不到八個時辰了,你們加油吧,明天我再來檢視,這期間你們也可以互相討論討論,我走了。”
史明說完就要離開此舟,正當他想檢視一下眾人有沒有寫完之時,眼角的餘光突然看到李新將筆放下,一副作完詩的模樣。
史明突然就來了興趣,這小子能寫出《雨霖鈴》那樣的好詞,難道對浩然正氣主題的也能寫出好詩?
史明便收起離開的腳步,往李新所在的位置慢慢走去。
眾人聽到史明離開,剛想開口討論,便看到史明突然轉過頭來向場下走去。
“咦,史前輩這是幹什麼去?”
“怎麼向咱們這邊走來了?”
“不會是剛剛咱們小聲嘀咕被聽見了,然後前輩對咱不滿?”
“別瞎說,巽風書院的前輩哪有那麼小氣。”
“也是,那前輩是來幹什麼?”
“嗯?怎麼停在了那位李新的身邊了。”
“之前我好像看到史前輩在臺上講浩然正氣除魔事蹟的時候,李新就在下面在紙上下筆,難道是一邊聽故事一邊在作詩?”
“拉倒吧,這麼短的時間,能做出來個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