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明天再說 > 第148章 豐產之年

第148章 豐產之年 (第2/3頁)

隨著西南戰爭和澎湖戰爭的勝利,他現在更有信心了。玩戰略鬥心眼,朕玩不過你父子,但朕有金手指和技術代差,絕對能鎖死你們。

他同意毛文龍先去勘探苦兀島,但要以“海盜”的身份,別打草驚蛇,等後金人開荒開成熟地了,朕再來摘果子。

不怕後金多養活些人,幹掉八旗核心就行了,其他人統一收編。後世那麼多滿族藝人,朕相信你們是能歌善舞的。對不對,“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我想死你們了”。

深入草原的廠衛們也更新了情報。

目前看來,天啟二年,是個皆大歡喜的豐年。

鄂爾多斯一戰,林丹汗帶走了本地三成人口,回師後藉著“大勝之餘威”,再次清洗了察哈爾本部,而今威勢空前,權柄盡握在手。隨後,他又“上門探親”,帶走了三分之一喀喇沁。手上有大明贈予的三十萬石糧食,他不擔心人太多,草原無處放牧。他甚至準備擴建白城,學習鎮沙城在冬日收容牧人,進一步收攏人心。

肉眼可見,內喀爾喀和喀喇沁,很快就會被三家分光了。近處還剩個永謝布,但人家早搬遷了一半到青海,見勢不妙,而今又再加緊了遷移。

理論上所有草原部族都是林丹汗的,但吞到肚子裡的才是自己的,對不對?而且林丹汗眼中,鎮沙城、平沙城、後套,都是大明暫時為他保管罷了。正如校哥兒眼中的“北大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新的問題是,沒有了中間遮擋,大明、蒙古、後金就要短兵相接了。

不會是三國傾軋、爭當漁翁了。鄂爾多斯一戰,暴露了林丹汗的虛弱--他們真不如後金人,戰力,意志,技術,裝備。

兩強一弱,弱者當先被分而食之先?不,林丹汗並沒擋住大明的發展腳步。

所以只能是後金動手。那麼,大明決不能旁觀。隨著鎮沙、平沙源源不斷將牛皮引入薊鎮,遷安大基地正在極速生產新皮甲,舊的,全收起來;北直隸皇莊的多餘純糧,也要轉運到薊鎮大倉庫了。明年,遠方的親友會需要的。

人越強大,視野越開闊。以前就想將蒙韃建奴通通斬首,而今想要儘量保留滿、蒙二族的人口。未來臺灣,還有東南以南,還有西北以北,都需要大量人口,只要有糧食的話。

今年豐產,因為許多地方推行了泰西新糧,原先的瘠田、山田、沙地都能種植,大大擴充了耕地面積,提升了總產量。他記憶中的明末,天災不斷,饑荒與戰亂互為因果,導致人口大量死亡。

這是活生生的、生活在同一時空的人啊,不是歷史書上的數字,沒什麼比“廣積糧”更重要的事了。

可惜,本就適合泰西新糧的,低產的、寒冷、乾旱的北方,除了東北、和陝西榆林一帶積極一點,其他地方,種新糧全靠強壓攤派。尤其河南和山西,一點都不積極。反而不缺糧的蘇杭魚米之鄉,泰西新糧種得飛起。

原因是,新糧豐產,可以省出更多土地,改種桑棉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誰叫桑棉更掙錢呢,誰叫土地都在那些人手裡呢,種什麼是他們決定的,而不是餓肚子的人。

桑樹這玩意就應該種在山上,棉花麼,後世最大的種植基地在新疆人口稀疏之處。這些作物,怎能和老百姓搶口糧?

雙管齊下,想辦法將推行新糧效果納入各地官員考核;想辦法逼迫一下那些布商織廠,不能讓他們太好賺。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校哥兒起身去後宮看望他的白手套,啊不,是愛妃,了。

-----------------

李清婉引路,校哥兒慢悠悠的往後宮走。

三個女人一臺戲,搬回來的

最新小說: 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 樹王大人:什麼?我成豐饒藥師了 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 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 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 大夏鎮遠侯 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 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 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 動盪的大元 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 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三國:開局娶了大喬 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 斬神:開局五靈威力變成鐵拳虎 精靈:超能覺醒,兩百倍努力成王 來自羅馬的異夢 超神:穿越者日記,開局打飛劉闖 征服者在清朝 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