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遼東是莽原非草原,並不適合遊牧民族生存、繁衍。
要不然,遼東的鮮卑完顏氏,也不會巴巴地擠進犬狨區域混日子。
牧笑務實,能佔燕雲、能踞晉地?肯定不會遠走高麗半島。
縱觀千百年的源陸歷史,中原王朝遠征高麗的事件比比皆是,卻沒有一次成功,即使勝了,也會輸得十分悽慘,甚至,牽累王朝覆滅。
牧羊去過高麗半島,也研究過歷代中原王朝失利的原因。
打敗高麗,是歷代中原王朝的出發點,而不是佔領、統治。
每一次遠征,中原王朝的大軍氣勢如虹、勢如破竹,攻佔鴨綠江北部的長白山區域,將高麗主力、世家逼渡鴨綠江南岸,然後?
得勝的中原大軍,開始走黴運,糧草不繼?水土不服?漸至潰敗。
牧笑諳熟歷史,更是經驗豐富的政客、宿將,不會重蹈歷史覆轍!
打一城得一城,佔一地得一地,是牧笑的基本思路。
五百萬部眾,能實現牧笑霸佔鴨綠江北的野望。
漠北大都是好,又怎比土地肥沃的遼東平原?
勞師遠征?舉族東遷?
缺了後援的牧笑,想法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當不得真!
面對不願臣服的牧笑,牧羊憑什麼支援其族遠征?
牧羊是混蛋,不會給予牧笑任何承諾,黑著臉不置一辭!
局面僵持,氣氛漸漸緊張,牧笑深悔此行。
吐出一口濁氣,林肇渚盯住牧笑的眼睛,一字一板地表態:
“笑帥遠征高麗是為義舉,江南五鎮願與君同行!”
牧羊詫異,何苦來哉!
牧笑錯愕,你願做我的手下,把江南五鎮送給我?
牧氏名將,有資格統領一方,稱為大帥,與林大帥是兩碼子事。
想多了!論實力,江南五鎮成名已久,且有富庶的江南為底蘊,遠非悲、苦、哀、喪四鎮可比擬,林肇渚憑什麼將大軍“送”人?
林肇渚又望向牧羊,聲音低沉:
“聯軍遠征侵我中原的異族,雍國公敢不盡全力支援?”
“是!”牧羊聲音低沉,情緒也低落。
成了?
牧笑恍如夢中,看了看林肇渚,又看向牧羊,不會錯了。
林肇渚吩咐參勤:
“請聯絡牧村軍堂,我要三千里秘道、遼東、高麗的詳報!”
雍城牧氏有遼東、高麗的詳報?牧笑覺得不可思議。
牧羊行走三千里秘道,對高麗帝國在遼東野原的瞭解十分詳盡,且對遼東長白區域、高麗半島的風土人情有一定的瞭解,非常有用。
而牧笑身為北狄汗朝三巨頭之一,須臾不敢離了大都,除了透過汗朝的邸報、內報瞭解中原的態勢,其餘的,則是力不從心,做不到。
江南五鎮的前身,是康都五禁營,是籍兵制下的國家職業軍隊,而林肇渚是籍兵制下的最後一任上柱國,中原漢民族心目中的大帥。
犬狨胡騎踐踏中原,不但有來無回,更兼罪魁元兇狼僕授首,而異族高麗入侵中原的賬,只是清算一半,逆攻高麗是林肇渚的執念。
江南五鎮遠征高麗,林肇渚有把握擊敗高麗帝國,卻沒有然後。
再次重演歷史故事?不是林肇渚的心願,而是一勞永逸。
高麗帝國的重心,是狹長的高麗半島,而遼闊的遼東平原,則是預設的堅壁清野區域,江南五鎮能輕鬆佔據遼東平原,很難守得住。
渡江南下?將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是緩慢放血的過程。
而五百萬胡人遷徒,為佔據遼東平原提供了人口支撐,能利用遼東平原造血、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