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誘殲翠帝、《冬青門》精銳,繳獲了大量的機密卷冊。
有疆域的版圖,有資源分佈描述,及人口分佈、軍事機密...
遼東泛指鴨綠江北岸區域,遍地黑土、沃原,適宜農耕。
鴨綠江北分佈三郡、三十五縣、二百七十八鎮、一千六百三十一村,常駐人口約三百萬,遍植小麥、玉米、大豆,是高麗的糧倉。
遼東是糧倉,又是高麗帝國用來耗敵、疲敵的廣闊墳場!
準備得相當充分!大軍未出徵,雍朝解決了遼東衛,又恩威並重控制千餘野人落部,並徵遷五百萬胡人進駐廣袤的原野,形同移民。
即使打不下遼東?雍朝能以莽原為基,漸次蠶食遼闊的原野。
直到,雍朝的邊界與高麗帝國接壤,棒子將避無可避!
相較大漠,投資潛力巨大的遼東,極具經濟價值、及戰略意義。
不是千百年的中原君王昏庸,看不到遼東的價值,而是,做不到!
世家盤踞源陸千百年,君王與上柱國的矛盾,是永恆的主旋律。
雍朝無世家,雍皇牧羊成了實權的君王,一言九鼎的主宰。
東征,徹底解決高麗帝國,成為雍朝、中原的舉國共識。
慕容南晴率五百餘萬胡人,將三千里林蔭小道修葺、拓展成三丈寬的官道、戰道,曾經的禁區不再神秘,成了源陸最繁忙的官道。
數百萬胡人不是米蟲,而是自食其力的拓荒者。
木質優良的紅松、白樺源源不斷地銷往中原腹地,成為拳頭產品。
僅此一項,一個個胡人千恩萬謝,時時念叨老祖的好!
大受刺激的遼東野人,也紛紛加入其中。
但是,盤錦郡的官員規劃了採伐區,實行有計劃的採伐。
野人不服,大大地不服,大人們又請頭領們去“鄰居”家參觀!
又雙受到刺激,原來,每一處據點都有官差管理,採伐?
是沿著海岸往內地深入,一片片待墾地連成整體!
而且,牧氏的胡人腦子好用,僅將原木改成枋子、木板?
經濟效益立增五倍!
一間間木器工坊拔地而起,是將遼東的資源開發到極致。
枝丫、邊角料都會合理的利用,即使碎屑也被收集、裝袋用來培植值錢的山菇、木耳,論過日子?遼東野人像是未啟智的孩童。
相較蹲守林蔭小道打悶棍?野人們更願意勤勞致富。
不懂?哼哼,跟著做就是!
牧爺不會虧待野人,沈氏大小掌櫃更不會坑了野人。
東征不是苦差,牧氏的大漠胡人嚐到甜頭,個個喜笑顏開。
布衣清流的戰時官府名不虛傳,大軍還未出徵?
三千里林蔭小道、及覆蓋的原野,已成為雍朝的準國土。
“嘎嚕嚕...嘎嚕嚕...”怪怪的車軲轆聲,成為雪原的主旋律。
雍朝東征的九鎮大軍,連同擴編的輜重標,總數接近百萬人。
重型裝備代表戰爭文明,又是體現戰力的重器,中原的重型裝備能不能適應嚴寒的遼東環境,以及後勤保障,成為東征成敗的關鍵。
林氏、牧氏的兵工坊,代表源陸冶器的最高水平,作為執牛耳的行武世家,對戰爭機器的研究達到了極致,有的是辦法應付嚴寒。
關鍵,是預算幾何?錢到不到位!
用細鐵鏈子預製成套箍,把車輛的每一個車軲轆都拴上細鐵鏈子,拉車的駟馬蹄子套上牛皮套子,即可解決冰原行走的難題。
戰馬有套蹄,而兵卒,也有特製的防滑戰靴!
農耕文明裡,沾上鐵與皮,都是高昂、奢糜的高